2024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4级

寻迹江淮文脉,体悟传统精粹——寿县、滁州研学游记(28班)

供稿:高一28班 李朗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量:123次

触摸楚风汉韵的千年回响

320日清晨,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28班同学在班主任吴宇凡和陈希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合淮公路向北而行。一路上,车厢里欢笑声,歌声交错混杂,共同构成了青春的最强音。当寿县楚文化博物馆的青铜器展柜映入眼帘时,时空仿佛被编钟的浑厚音色叩开。同学们在一个个陶器、青铜器前驻足,学习其背后的知识,感受历史的厚重。展厅内《淮南子》典籍的竹简复制品,更让典籍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思变得具象可感。这种沉浸式观展,使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文明印记。


 

太阳缓缓倾斜,我们的脚步来到了寿县古城墙。正午暖阳下,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墙蜿蜒如龙。学生们抚摸着镌刻有建康都统司修城砖铭文的墙砖,在瓮城立体防御体系中理解《孙子兵法》提到的“城有所不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随后,同学们撸起袖子,亲身体验了豆腐的制作过程,石磨转动的韵律与《齐民要术》记载的工艺不谋而合,豆香弥漫间,传统技艺的传承密码在指尖流转。

 

 

追寻文脉传承的精神坐标

次日登临琅琊山,苍松翠柏间回荡着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吟诵,信步于茂林修竹之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仿佛闯入现实中,让长处快节奏的我们慢了下来,觅得内心的宁静和充盈。如此美丽之景色,在同学们一次次的鞠躬拜师和朗读经典下更显魅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定不会知道,穿越千年,“尊师重道”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欧阳修也一定不会知道,揆诸当下,一六八的莘莘学子会在醉翁亭前进行拜师、朗诵。这种仪式教育,让经典文本中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基因,深深地镌刻在同学们的心中

 

1

2

3

4

 

午后探访吴敬梓纪念馆,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吴敬梓的一生缓缓放映;涉足吴敬梓故居,在件件物品的陈列中,一幅时代画卷缓缓展开。

 

5

 

两日行程在暮色中落幕,但文化寻根的旅程永无止境。当研学笔记记下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实为文化融合的见证时,当相机定格住少年们临风诵读《醉翁亭记》的身影时,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然在年轻心田生根发芽。这场行走的课堂,终将在时光酝酿中结出文化自信的果实。28班也终将同美好的未来撞个满怀!


供稿:高一28班 李朗

审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