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4级

让书本照进现实(29班)

供稿:高一29班 朱小萱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量:116次

春有信,人有约。为增广见闻、陶冶情操、锻炼实践能力,高一(29)班于320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以“走古寿州读汉风楚韵,访琅琊寻欧阳醉翁”为主题研学活动,为期两天,同学们收获颇丰。

 

1

2

3

 

第一日,同学们来到寿县,先后参观了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古城墙,学习了豆腐文化并体验磨豆腐。在楚文化博物馆中,一件件文物与史书中所记载的历史相互印证当书本上的知识真实地呈现在眼前的文物上,同学们也真实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近距离地体味吴楚文化的魅力。此外,同学们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小知识,如春秋战国时期江浙一带使用一种特殊的文字——鸟虫文,这种文字常见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上,我们在“越王者旨于赐剑上就发现了这种文字,成功做到边看边学,寓学于乐。

 

4

7

8

9

 

在寿县古城墙上,我们遥望豆腐的起源地八公山,重提淮水之战,了解寿县古城墙的建筑功能和特殊构造,感叹古人的匠心独运。在豆腐体验馆,同学们亲身体验制作豆腐,三人一组,分工合作,当乳白色的豆浆从磨盘中流出时,想必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匠人的不易

 

10

11

 

第二日,走进滁州,探寻琅琊山的山水诗韵、吴敬梓故居的文学风骨、太平古城的建筑智慧。在琅琊山,同学们参与拜师仪式,背诵《醉翁亭记》,感受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胸怀;探访千年“欧梅”,聆听古树诉说着文脉的坚韧与传承。

走进吴敬梓纪念馆和吴敬梓故居,在青砖黛瓦的院落中,了解吴敬梓先生的生平事迹、《儒林外史》的批判精神。吴敬梓故居边的全椒太平古城以33米高的缙福楼为地标,128栋雕花古建筑群展现了中国传统榫卯工艺的精妙,也展示了古人对于太平的渴望,令人叹为观止。

 

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在研学的路上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未来还会有更远的路程等待我们去探索!

 

供稿:高一29班 朱小萱

审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