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7 浏览量:1667次
三月的柳绵早已敛了行迹,四月的樱花正开到荼蘼,五月最浓的绿意似已迫不及待地在微风中透露了消息。四月中旬,花香正馥郁,读书正酣畅,合肥一六八中学校园电视台里突然吹出了一阵“古巢”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4月15日的下午四点半,若你走近行政楼五楼校园演播室时,你便会听到阵阵热情的掌声——原来国学社为响应校园“读书节”活动的号召,特意邀请了我校德高望重的许从长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国学讲座。许老师带领同学们从文字考古的角度出发,探究古巢文化,领略古文化之美。
许老师博闻强识,谦逊亲切,他的开场简洁幽默,自嘲只是个“搞文化的庸人”,顿时场内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鼓掌,面带微笑、兴趣盎然地聆听、记录。
一开始,许老师从“何谓国学”为切入口,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并引出了“古巢文化”这个主题,并辅以大量的地理图片和文献资料,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
当讲座进行到第二部分时,许老师别出心裁地从字形角度入手,深度剖析了“巢”、“舍”、“舒”、“庐”四字,带领同学从中一窥人类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历程。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许老师用睿智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分析为同学们展示了四种不同截然不同的画面,而将这几幅图一连,便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同学们不禁惊呼“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三部分许老师主要讲述的是古巢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变化。从对自然的敬畏到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从依靠个人的力量到依靠集体的力量,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形成,许老师时而严肃时而微笑,讲到我们难以理解的地方,他又以通俗的譬喻让原本较为艰涩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许老师这次讲座的所有内容都是他个人多年厚积薄发,大胆论证推理得出的研究成果,他在讲座的最后希望每个同学可以放眼课堂之外,广泛阅读,培养创新性思维,“身心齐臻,德智同长”。在热烈的掌声中,许老师缓缓站起,向在场的同学微笑鞠躬,结束了这次精彩纷呈的国学讲座。
花香会随着季节更替而消失殆尽,但只要我们用心去阅读,书香可以永恒地停驻在书桌上、纤纤三指间以及你我的谈吐之中,愿国学社倾情倾力主办的国学讲座可以让书香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氤氲、流转、芬芳,而在四月的微风和煦中,我们将共同期待和预约下一场精彩。
高一(11)班张燕同学听后感受:
“泱泱华夏五千载文明,你可曾想过这与巢湖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形成,你可曾想过这其中有多少委曲周折?带着好奇与期待,我聆听了许从长老师的‘古巢文化’讲座,受益匪浅。
许老师一开始就将听众的思绪拉回至遥远而又陌生的远古时代。从河姆渡聚落的形成到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生,从巢湖名称的由来到兼并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疾苦,从《山海经》到《史记》,画面在脑海中交错,历史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让我感受到国学的魅力,而许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演更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富有传奇色彩。
听完许老师在讲座结束时对我们的期许,我的感动已无法用语言诉说:这不仅仅包含着我作为一个华夏子孙的骄傲,更多的是对人类文明的敬仰,饮水当思源,若没有先人的智慧积累与劳动创造,何来广博的文明长流,又何来如今的幸福和美好呢?
(活动承办:国学社 供稿:高一(11)班 谢莉、张燕 指导老师:杨潇潇)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