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6 浏览量:1523次
这个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全国大中小学纷纷延迟开学。有这样一群人,除了要战胜疫情,还要奋战高考。他们就是2020年高考考生!面对两次重大的战斗,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招生办官微纷纷发布给高三学子的一封信,在疫情防控之际,为正在焦虑的高三学子加油鼓劲!
【清华大学】
这场战“疫”
清华和你在一起!
亲爱的高三学子:
见字如晤。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平静,时至今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十分严峻。
此刻的你,或许正为疫情牵肠挂肚感到揪心难安,或许正焦急难耐地等待着开学的讯息,又或许你的父母亲友正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守护着大家祈盼的国泰民安。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居家也是做贡献”的每一天里,我们都在心里默念。这场战“疫”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个体的小小愿望,都与宏大的时代语境息息相关。疫情或许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但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未来的机会。
你们当中多数人出生于2002年,出生后不久就懵懵懂懂经历了“非典”。十年寒窗,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不仅要应对各种政策变化,还要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下忧心忡忡地备考,确实是“太难了”!
对于身处疫情重灾区的湖北考生而言,这场高考前的战“疫”更为艰难。近在咫尺的焦虑和恐惧,持续冲击着你们本就因高考而紧绷的神经。你们既要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努力稳住心神,潜心备考。始料未及,却又避无可避。_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一场没人能够置身事外的挑战,每个人都应当尽一份力量,担一份责任。
为了应对这场特殊的挑战,清华人已经行动起来。2月3日,5万余名清华大学师生通过线上“雨课堂”同上一堂课。虽然必须推后开学,尽管必须延期返校,我们依然要如期上课。
这堂课上,邱勇校长的讲话催人奋进:“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乐观地面向未来;自强的清华人永远追求国家至上、人民为先!”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未来的每一天,清华都将始终和你们在一起,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华人”。
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以身许国,矢志不渝,是清华园跨越百年的精神回响。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清华人都交出了一份具有清华水准的历史答卷。
“一二·九”运动中,蒋南翔老校长悲愤地连夜写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怒吼,是昔日清华人为捍卫家国发出的呐喊。即使在烽火漫天的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也始终坚持上课,勇担历史使命,为伤痕累累的古老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无论是“200号”,“‘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还是“抗击‘非典’清华园保卫战”,“汶川地震中的清华人”,家国面前无小事。一代代清华人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为祖国的变革与发展鞠躬尽瘁,用热血传递着情怀、责任与担当。
从上至下分别为:清华长庚医院驰援武汉、清华校友陈薇少将奋战在防疫前线、清华搭建的疫情实时态势感知与分析系统
当下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不例外。无数清华人逆流而上、主动担当、奋发作为,全身心投入这场立体战“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护团队驰援武汉,他们在大年初二选择挥别家人,去争取更多家庭的团圆;清华大学药学院和GHDDI免费开放药物研发资源;多位科学家春节留守岗位、全力投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发挥清华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应对疫情的科研攻关。青年学子踊跃参与,或祝福加油,或力行倡议;各行各业的校友也奋战在一线,肩负光荣使命……
在这场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意识到守护百姓安康、解除民族疾患、实现国家富强,需要更多基础学科研究者付出更加持之以恒的努力。
清华学子为武汉手写祝福
当前,关键领域基础研究依然肩负着科技强国的重任,人文学科则钩沉着中华民族纵深千年的文化自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希望你们纵有风雪模糊了世相,依然心怀敬畏与同情,用冷静理性的心态看待复杂的事物。在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护好身边的人。
我们相信,经历了这样一场战“疫”,在选择未来的方向时,你们定会更有敢担使命、敢负重任的豪情与理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清华人所要担当的使命,在意每一分光亮,鼓励每一束细小的微光永远以奋进的姿态前进,“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诚然,做出这样的选择绝非易事,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刚毅的使命担当,还需要克服孤独的勇气。可这并不意味着家国情怀必须以悲壮为底色,清华人同样有着诗意、浪漫而自由的灵魂。
清华人眼中的诗意,是北斗导航系统工程师身着汉服吟咏“松风水月”的温润端方,是青藏铁路线上“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的青春豪情;
清华人所向往的浪漫,是卷起裤脚扎根基层,用脚步翻阅这个国度散落在城市乡野、街头巷尾的故事,是无数个寒暑日夜,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在书卷中拥抱岁月山川、在实验室驰骋星辰大海;
而清华人笃信的自由,正在于不为虚名所动,执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追求意志的独立与心灵的富足;在于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洗礼,依然会因为美好的事物而热泪盈眶,依然会对无尽的远方陌生的人们倾尽善良。
成长于祖国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对于更多00后而言,“家国情怀”或许成为了一种更生动的情绪。国家强盛所带来的安全感,让青年学子拥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清华乐育弦歌盛,天下兴亡意气豪。”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清华人总有自己的豪气与理想、风骨与胸怀,我们相信,时代会帮助你做出最无愧于心的选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清华招生人将始终和你们手牵手、心连心。特殊时期,尽管我们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我们会始终与你们保持密切的线上联系,也会持续通过媒体访谈、微信平台等渠道分享你们最为关心的招生政策、学科大类、备考经验、校园生活等信息,为你们的高考冲刺做好服务、保驾护航。
1936年4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致全体校友书》中写道:“夫国难维已至此,然吾人决不可自坏其心理上之长城;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面对如潮的焦虑和陡增的不确定性,希望清华人的精神气质能够始终鼓舞你勇往无前,胸怀家国。人生的河流中,高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生命的意义却需要你用一生去追寻答案。
愿你无论历经多少挫折和磨砺,都拥有永不言弃的少年意气和不断前行的力量成为穿透风雪的一束光
百草回芽,否极泰来2020,我们一定能赢!愿你终遂心愿成为一名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清华人!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4日
【北京大学】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
致所有正在奋斗的高三学子:
正值岁晚律回,春意萌启之际,北京大学招生办向各位同学送上最深切的关心和最真诚的企盼!
2020年波澜起伏,突如其来的疫情更让你我刻骨铭心。面对纷繁杂乱,我们一直默默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业成长和身心状况,用最特别的燕园风物、最温暖的燕园故事鼓励、陪伴着大家。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我们也有很多话想说给你听。
首先,请万万记住,身体第一位。请同学们和家人一起做好疫情防护工作,非紧急情况避免外出,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参与人员聚集性活动,规律生活,健康作息。同学们也可以在家做一些室内锻炼,强身健体,保持好的身心状态。
在此基础上,希望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高考仍然是人生重要的战役,但暂时没有老师的督促,要在家庭氛围中自主学习,这对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悄悄告诉你,这是个查漏补缺的好机会,你可以抓住知识盲区逐个击破,做详细的章节整理,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制订时间规划表稳扎稳打。但大家也许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如何静心学习、远离浮躁,摆脱网络信息的影响。这就对你的自控力发起了挑战。今日的汗水,是为了明天的绽放;分秒的蓄力,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日。心怀理想,不慌不忙,冷静克制,方能成长。
最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坚定信念,保持平和的心态。疫情当前,高考又渐渐临近,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或许并不称心如意……这些都会带来心态的起伏。不要紧,一定要和老师、同学积极沟通交流,有问题说出来就解决了一半!《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变化面前,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大家要及时沟通,及时化解,巩固友谊,携手共进,互帮互助,共同奔向崭新的未来。
疫情面前,无数北大人冲锋陷阵,为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严峻形势之下,84岁北大校友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奋斗在一线,眼含热泪、心系百姓;新年钟声尚在耳畔,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60名医护人员便已星夜启程,驰援武汉;2月1日下午,北大医学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2名医护人员紧急出发,他们成为了抗击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在海外,无数留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情与关切,来自千里之外的一批批物资凝聚着他们的爱与祝福;在实验室里,在办公桌前,无数燕园学子、老师与校友用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在每一个领域抗击疫情,期待着春天。高考临近,北大精神也伴你左右,鼓励你为梦奔跑。待你成才之时,若国家有难,也期望你不畏艰难,不怕险阻,不惧风雨,不怯质疑,迎难而上,顶天立地。
风雨过后,总能见彩虹。春回大地,草长莺飞,你们定会回归熟悉的校园,继续并肩作战。热烈之夏,我们将陪伴你们不慌不忙、意气风发地迎接高考。硕果之秋,你们将手捧理想的信纸,眼含星光朝着未来进发。我们一同等待,一同蓄力,一同期许。
青春有期,我们不见不散!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年2月4日
(供稿:竞自中心)
声明:文章来源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校进行删除。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