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2 浏览量:1604次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人家”,诗词中的江南水乡曾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古老的吟诵声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而今天,我们,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的同学们,就要来到浙江乌镇,亲身感受水乡的独特魅力。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不过,正如那句话,“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在这里,居民枕水而居,水映街影,河桥相依,乌篷船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这个小镇延续百年的生机。
来到乌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古镇图中。踏在古老光滑的青石板上,穿行在曲折幽深的巷道中,两旁是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古民居,斑驳泛黄的墙面讲述着百年的历史岁月。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错落紧密的院落在河道两岸铺陈开来,桥弯弯,船悠悠。上了年纪的老人穿着大背心,坐在门槛上眯着眼晒太阳。行走在这样慢节奏的水乡田园中,我们浮躁的心灵渐渐归于沉静,许久未体验过的满足宁静之感充盈身心。
步随心动,漫步在小镇街头,我们的目光突然被一抹亮丽的蓝色牢牢抓住,那是乌镇的民俗艺术--蓝印花布。从手提包到包头巾,从围裙到刺绣,这种靛蓝色、印有白色碎花的布料渗透进乌镇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没有蜀锦的锦绣华美,只是平凡无奇的棉布,寻常百姓的家常之物。白色花纹精巧繁复,种类繁多,在统一的蓝白色背景中彰显不同个性。朴实的蓝白色正如乌镇女子,温柔靓丽,平易近人。灵动水润的姑娘穿上这抹蓝白色,就化身为可亲的邻家姐姐,笑迎我们这些外乡游客。
乌镇之所以如此富有魅力,除了曲水流觞的水乡韵味,精巧独特的民俗艺术,诗书继世的人文情怀必不可少。沿着弯曲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茅盾故居。茅盾家族是乌镇当地的大户人家,曲径围栏,木雕画栋,无不彰显着他不凡的身世。然而,生为水乡人,从心底就被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茅盾与文学的缘分,早已是命中注定。江南水乡的清丽浸润着茅盾的童年,他的笔,他的文,也正如乌镇水般细腻,温润如玉。
一间间古宅,一座座古桥,半天时间,我们流连在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中。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归期。恋恋不舍地踏完最后一块青石板,我们回首来路,只见青砖黛瓦依旧,咿咿呀呀的戏声,是古镇留给我们的背影。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没有带走云彩,只是留下了无限的回忆。相信乌镇在我们的记忆中,会如它的潺潺流水般,永远典雅清丽。
撰稿:高一(22)班 吴文馨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