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0 浏览量:2211次
2009—2010年度(上)教学论文评比工作已经结束,本次论文评选共收到教学论文179篇。评选分两步进行:先由学校有关备课组长进行初评,在此基础上,学校邀请了由合肥市教育局总督学毛洪亮主任、宣教处崔扬主任带领的有关专家进行复评。经初评、复评,共评出一等奖17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39名,优秀奖56名。现将教学论文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2009-2010学年(上)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 ||||
序号 | 论文 | 科目 | 作者 | 评比结果 |
1 | 一道高考试题的几何背景及解释 | 数学 | 姚忠林 | 一等奖 |
2 |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 | 化学 | 高德胜 | 一等奖 |
3 | 再读新课标 探索新课堂 | 政治 | 李建华 | 一等奖 |
4 | “机灌”,真能让学生绝处逢生? ---对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 英语 | 李先敏 | 一等奖 |
5 | The Creation of Effective Scen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 英语 | 刘 洁 | 一等奖 |
6 | 观摩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比赛的一点感想 | 历史 | 刘晓舞 | 一等奖 |
7 | 关于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 语文 | 彭劲松 | 一等奖 |
8 | 高一物理难学探究 | 物理 | 陶兴灯 | 一等奖 |
9 | 让选修课不再“选无可,修无名” | 语文 | 汪玉慧 | 一等奖 |
10 | 脚踏实地 高瞻远瞩 ------2010年数学高考解答题预测 | 数学 | 王 琳 | 一等奖 |
11 | Some Aspects of Teaching English Speaking | 英语 | 张明珠 | 一等奖 |
12 |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 数学 | 朱再华 | 一等奖 |
13 |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作业评析的有效性 | 数学 | 武前炜 | 一等奖 |
14 | 关于语文备考复习体系的重建 | 语文 | 夏杰祥 | 一等奖 |
15 | 2009年高考分析与命题策略 | 英语 | 赵一红 | 一等奖 |
16 | 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析体育教学中的“教” | 体育 | 郑蕙蕙 | 一等奖 |
17 | 搞好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离不开的几个字 | 生物 | 周 健 | 一等奖 |
1 | 中学化学新课改后的一些教学感受 | 化学 | 丁 伟 | 二等奖 |
2 |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语文 | 刘湘玲 | 二等奖 |
3 | 让学生加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有感于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 英语 | 陈丽宏 | 二等奖 |
4 | 体育教学现状与思考 -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后感之一 | 体育 | 程学艺 | 二等奖 |
5 | 兴趣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 物理 | 戴家菊 | 二等奖 |
6 | 2010届高三地理复习应把握的几点 —参加“江南十校第二届教育论坛”的点滴 体会 | 地理 | 葛学勤 | 二等奖 |
7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跨度 | 数学 | 宫春雨 | 二等奖 |
8 |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 语文 | 洪天文 | 二等奖 |
9 | 浅谈英语听力教学 | 英语 | 黄 靖 | 二等奖 |
10 | 创 设 情 境 出 效 率 | 物理 | 黄树声 | 二等奖 |
11 | 浅谈学生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的听课效率 | 数学 | 黄小娟 | 二等奖 |
12 | 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 | 历史 | 黄孝玲 | 二等奖 |
13 | 对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 体育 | 李 俊 | 二等奖 |
14 |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一点体会 | 化学 | 李洪流 | 二等奖 |
15 | 高三作文有效教学的尝试 | 语文 | 吕东峰 | 二等奖 |
16 | 锦上添花还是喧宾夺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多媒体的一些体会 | 语文 | 吕婷婷 | 二等奖 |
17 |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 语文 | 马奕芹 | 二等奖 |
18 | 浅析如何达到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 信息技术 | 马永青 | 二等奖 |
19 |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地理 | 梅 敏 | 二等奖 |
20 | 拉近学生与音乐课的距离 | 音乐 | 潘 红 | 二等奖 |
21 | 中考政治开卷考 高中政治怎么教 | 政治 | 沈先来 | 二等奖 |
22 | 解题后的“反思”、“延展思维” | 数学 | 时爱芹 | 二等奖 |
23 | 让课堂活起来 | 生物 | 王艾玲 | 二等奖 |
24 | 美术色彩教育与初中学生的心理智力创造力的 影响 | 美术 | 王梦洁 | 二等奖 |
25 | 如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 物理 | 吴从容 | 二等奖 |
26 | 多媒体与英语教学 | 英语 | 吴红燕 | 二等奖 |
27 | 积极推行新的课改,构建和谐师生课堂 ——浅谈新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 | 数学 | 吴日明 | 二等奖 |
28 | 高中美术新课改评价机制的一点建议 | 美术 | 许 静 | 二等奖 |
29 | 中学羽毛球课选课动机调查分析 | 体育 | 薛冬梅 | 二等奖 |
30 | 探究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 通用技术 | 严德宝 | 二等奖 |
31 |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 数学 | 翟 梅 | 二等奖 |
32 | 和青年教师谈运动性损伤的预防 | 体育 | 章 铸 | 二等奖 |
33 | 还学生以课堂的主角 | 语文 | 周 祥 | 二等奖 |
34 | 反思初三历史的课堂教学 | 历史 | 朱仁莲 | 二等奖 |
1 | 数学思想——课堂立意的高点 | 数学 | 蔡忠芳 | 三等奖 |
2 | 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人 -关于阅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 语文 | 陈炳炎 | 三等奖 |
3 | 捧读是一剂良药——高中生作文教学点滴思考 | 语文 | 陈丽美 | 三等奖 |
4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的“六要” | 地理 | 楚俊生 | 三等奖 |
5 | 扭转四班学习地理的现状 | 地理 | 董道琴 | 三等奖 |
6 |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 数学 | 龚 琴 | 三等奖 |
7 | 新课程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浅议 | 化学 | 胡爱琼 | 三等奖 |
8 |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教与学 | 物理 | 胡余盛 | 三等奖 |
9 | 数学作业的有效管理 | 数学 | 纪小霞 | 三等奖 |
10 |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简析 | 数学 | 刘大锐 | 三等奖 |
11 | 多媒体技术使用的优势与误区 | 语文 | 芦鹏凤 | 三等奖 |
12 |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 英语 | 鲁俊芳 | 三等奖 |
13 | 从200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成绩及 期中成绩看新课程数学教学 | 数学 | 潘礼贵 | 三等奖 |
14 | 小历史,大境界 | 历史 | 潘文杰 | 三等奖 |
15 | 生物学探究型实验的教学研究 | 生物 | 孙 莉 | 三等奖 |
16 | 一书在手,万事不愁? | 语文 | 孙华 | 三等奖 |
17 |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有效英语教学 | 英语 | 谭宜标 | 三等奖 |
18 | 现代传统两相和 -论现代意义下的语文传统教学的存续 | 语文 | 汪 璞 | 三等奖 |
19 | 在诗歌中感受哲学之美 | 政治 | 吴长奎 | 三等奖 |
20 | 谈对科技术语翻译的误解 | 英语 | 吴学平 | 三等奖 |
21 | 语文课堂: 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 语文 | 许从长 | 三等奖 |
22 | 浅谈教学环节设置的改变 | 化学 | 杨维维 | 三等奖 |
23 | 细节成就完美 -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探微 | 语文 | 姚能文 | 三等奖 |
24 | 柳暗花明又一村 -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高一新生 | 物理 | 尹治宝 | 三等奖 |
25 | 兔子和俞敏洪的故事 -中西教育理念比较对中学教育的启示 | 英语 | 余 佳 | 三等奖 |
26 | 浅谈如何激发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 政治 | 张 丰 | 三等奖 |
27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 生物 | 张 豪 | 三等奖 |
28 |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 | 物理 | 张宏军 | 三等奖 |
29 | “用教材教”的教学尝试 | 历史 | 张尚镯 | 三等奖 |
30 | 兴趣——英语学习的良方 | 英语 | 张西岭 | 三等奖 |
31 | 巧设练习解诗歌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诗歌教学的探索 | 语文 | 赵 宵 | 三等奖 |
32 | 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与困惑 | 数学 | 赵玉军 | 三等奖 |
33 |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导入 | 语文 | 赵园园 | 三等奖 |
34 | 启发性提问引领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 | 化学 | 周 峰 | 三等奖 |
35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 数学 | 周培祥 | 三等奖 |
36 | 以一个学生家长的角度审视中学教育 -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的思考 | 语文 | 胡大同 | 三等奖 |
37 | 行走在初三的日子里 -记初三物理教学的一些体会 | 物理 | 胡林朴 | 三等奖 |
38 | 守 护 心 灵 的 纯 净 -我对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 | 政治 | 孙蕾蕾 | 三等奖 |
39 |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放飞学生思维情感 | 语文 | 田维勤 | 三等奖 |
1 | 新课改下的学生观探讨 | 生物 | 姜珍伟 | 优秀奖 |
2 | 初探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 数学 | 寥 丽 | 优秀奖 |
3 | 结合体育教学 实施健康教育 | 体育 | 丁 立 | 优秀奖 |
4 | 试论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 体育 | 丁 立 | 优秀奖 |
5 |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 化学 | 束传山 | 优秀奖 |
6 | 浅谈新课标下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数学 | 金昊扬 | 优秀奖 |
7 | 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 | 陈安琪 | 优秀奖 |
8 | 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课堂 | 美术 | 陈禄芬 | 优秀奖 |
9 |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 数学 | 程晓东 | 优秀奖 |
10 |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 英语 | 仇 瑾 | 优秀奖 |
11 |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 化学 | 邓 甜 | 优秀奖 |
12 | 乘阅读之大船,籍思考之云帆,渡语文之沧海 -关于如何引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粗浅体会 | 语文 | 董永辉 | 优秀奖 |
13 | 浅谈如何做生物实验题 | 生物 | 窦 健 | 优秀奖 |
14 |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 化学 | 顾 军 | 优秀奖 |
15 | 谈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 体育 | 郭 蕾 | 优秀奖 |
16 | 课堂教学中谋求“耳顺” | 语文 | 韩远兵 | 优秀奖 |
17 | 毕业班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 数学 | 何虎 | 优秀奖 |
18 | 读《四库全书》系列丛书有感 | 历史 | 洪 丽 | 优秀奖 |
19 | 浅 谈 转 基 因 食 品 | 生物 | 后 盾 | 优秀奖 |
20 | 浅谈篮球三步上篮教学 | 体育 | 胡 嗣 | 优秀奖 |
21 | 浅谈“有效教学”之离子有效习题课 | 化学 | 胡宗铭 | 优秀奖 |
22 | 扬起思想的风帆 构建有效的课堂 -浅谈教学中的问题中的创设 | 政治 | 黄 婷 | 优秀奖 |
23 | 音乐课外活动辅导之我见 | 音乐 | 纪念念 | 优秀奖 |
24 | 高中新课改《音乐与舞蹈》教学的几点体会 | 音乐 | 纪思思 | 优秀奖 |
25 | 谈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 地理 | 蒋玉兰 | 优秀奖 |
26 |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 物理 | 金 涛 | 优秀奖 |
27 | 有效教学仅在课堂吗 | 数学 | 李 岩 | 优秀奖 |
28 | 新课改理念下对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种尝试 | 化学 | 李光和 | 优秀奖 |
29 | 回归新课标,切实参与新课改 | 语文 | 刘 苹 | 优秀奖 |
30 | 初三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 英语 | 刘 玉 | 优秀奖 |
31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谈语文小论文的撰写 | 语文 | 刘道扬 | 优秀奖 |
32 | 刍议多媒体走进初中地理课堂的优势与弊端 | 地理 | 刘亚冰 | 优秀奖 |
33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学生个性化评价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 | 刘宜萍 | 优秀奖 |
34 | 建设教学资源 促进新课程改革 | 信息技术 | 吕旁顺 | 优秀奖 |
35 |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几点反思 | 历史 | 马 群 | 优秀奖 |
36 | 如何备好体育中考30分 | 体育 | 孟庆权 | 优秀奖 |
37 | 地理课堂的流畅度、整合度、融合度与高度 | 地理 | 孟西风 | 优秀奖 |
38 | 师生共创充满生活气息的有效政治课堂 | 政治 | 苏 培 | 优秀奖 |
39 |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与思考 | 数学 | 孙 彪 | 优秀奖 |
40 | 浅谈中考语文学科关于基本能力层次的考查 | 语文 | 陶婷婷 | 优秀奖 |
41 | 高三学生应考数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策略 | 数学 | 汪克亮 | 优秀奖 |
42 | 多一点时间 | 数学 | 王 辉 | 优秀奖 |
43 | 正确使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有效性 | 物理 | 王常玉 | 优秀奖 |
44 |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效率低下的对策 | 物理 | 王茂群 | 优秀奖 |
45 | 就《辛亥革命》教学谈对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历史 | 王兆丰 | 优秀奖 |
46 | 不该被遗忘的角落-----试探高三语文教学 | 语文 | 韦 罕 | 优秀奖 |
47 |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差异 | 数学 | 朱再华 | 优秀奖 |
48 | 浅谈起始年级英语语音教学 -国际音标 | 英语 | 吴晓云 | 优秀奖 |
49 | 新课改背景下的探究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 历史 | 肖德玉 | 优秀奖 |
50 | 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 数学 | 肖艳雨 | 优秀奖 |
51 | 教师“示弱”,学生“逞强”,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观 | 生物 | 俆 峰 | 优秀奖 |
52 | 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之探索 | 英语 | 许 静 | 优秀奖 |
53 | 合理配置例习题 搞好高考总复习 | 数学 | 许章田 | 优秀奖 |
54 | 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寻求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 英语 | 张 卿 | 优秀奖 |
55 | 对初中语文早读课的困惑和思索 | 语文 | 章媛媛 | 优秀奖 |
56 | 举一反三 以点带面 高三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 语文 | 周宗宇 | 优秀奖 |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