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建设

同课异构展风采,共研共促新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02 浏览量:598次

为全面落实“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交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经验,2024年11月27日,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双新”课程成果展示校园开放日活动。上午8:30分,历史学科教研活动在斗梁楼114教室顺利进行。


3_副本.jpg


活动伊始,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历史教研员刘守强对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了同课异构的重要性和本次活动的目的。合肥一六八中学历史学科主任潘文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合肥一六八中学袁莉和安庆一中余丽华就统编版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进行同课异构,两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课堂风貌。


4_副本.jpg


第一节课由合肥一六八中学袁莉主讲。袁老师立足课标要求,围绕主题整合课本内容,构建了清晰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袁莉巧妙运用史料,细致点拨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课堂氛围热烈活泼,师生互动亲切自然,充分展现了袁莉老师的深厚功底和教学魅力。第二节课由安庆市第一中学余丽华呈现。余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切入主题,将全课凝聚为几个紧密相关的模块,通过生动的图片史料和有趣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感悟历史时期的新变化、新特征。余老师的课堂以生为本,注重生成,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历史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


1_副本.jpg


展示课结束后,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评课议课活动。潘文杰指出:两位老师都很巧妙地处理好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的关系,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教、学、评的关系。袁莉在对教材的深度使用、课件设计、学生主体、课堂留白等方面极为亮眼;余丽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教材的合理取舍、课堂的有效管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潘文杰还就这节课以及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注意选必融通,做好初高衔接,关注跨学科教学,拓展学术前沿,优化问题链设计,落实单元教学,培育核心素养。刘守强认为两位老师专业能力强,环节设计巧妙,材料使用恰当。他特别指出当前考试已经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要依标据本进行教学评价。同时他也中肯地指出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与升华,达成了最优化的教学共识,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2_副本.jpg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和交流,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碰撞和融合。通过活动,老师们不仅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相互借鉴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高中历史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周冬冬  核稿:唐天辉)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