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9 浏览量:310次
——合肥一六八中学校园开放日地理组教研活动
为了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学研究,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24年11月27日,合肥一六八中学九大学科(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开展了“双新”课程校园开放日展示活动,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几十位地理老师参与了学习交流。
第一节展示课,在学校操场东侧的农业实践基地--芷澜园进行,合肥一六八中学梅敏老师开展了地理实践课《植被》的教学。梅老师从“植被探源--剖析环境育植之因”、“植被析性--解读植性映境之妙”、“植被索络--审度植境布排之宜”三个环节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在芷澜园的菜地和温室大棚内观察、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课前,梅老师指导学生做了以“校园绿脉:植被与环境的协奏交响”为主题的校园植被调查;课中,梅老师让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植被调查小组分别从植被名称、特征、生长环境、生长状况、与环境的关系、原产地、保护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汇报和讲解;课后,布置了“探究校园植被布局现状,研讨优化策略与实施方案”和“翠影小圃菜地冬季种植:选适配品种、测改土壤、依习性植养、观生长全程、探种植奥秘”的拓展延伸任务。梅老师这堂课,整个教学环节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还让地理实践力素养有效落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第二节课由来自马鞍山二中的苏阳老师进行展示交流,教室内座无虚席。苏老师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植被》”为题,用自己最具亲和力的语言为大家呈现了一堂非常精彩“三新”地理课。苏老师以“一棵树的作用”的视频和校园植被作为导入,引入植被概念和分类,以不同演化阶段的植被图片让学生推测植被的演化过程、理解植被分层现象,再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课堂中开展“如何看待城市种植当地树种和引进树种?谈谈引进树种的注意事项?”开放式讨论活动,课后布置调查任务:“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苏老师注重情景教学、课堂把控能力强,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学生活动参与度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通过植被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为听课的的老师们呈现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样态。
两节以《植被》为题的同课异构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深切的感受到新课改的魅力。合肥一六八中学学科主任陈影老师点评说:“梅老师的课堂具有创新性,将学生带出课堂需要很大的勇气,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把控要求比较高,课前工作量也很大,但是我们一六八的老师们一直也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不管是月相观测、日晷研究、校园植被调查,还是芷澜园农业种植、大湾村农业调查、紫蓬山土壤调查,老师们都在不断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学习能力。苏老师的传统课堂教学也非常精彩,让我们从苏老师这节课上看到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成果。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说,并及时给予过程性的评价,也是我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向。”
活动的最后,来自工大附中的特级教师丁波老师做了关于《合理制定学习目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专题讲座,丁老师从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教学评一致性的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几点思考、如何展示和运用学习目标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介绍了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发展变化的历史,强调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区别,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与依据,并用多篇论文例举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发展的变化,如何设计才是好的学习目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习目标会让学生学习更明确,并用调查数据呈现出学生对明确学习目标的期待和支持。丁老师的讲座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也让老师们听到了学生的心声,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次“双新”展示校园开放日活动,不仅展示了合肥一六八中学地理教育方面的创新成果,还加强了各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校老师间的教学研究和心得交流,推动着“双新”课堂改革向更深、更远的方向挺进。
(供稿:陶晓静 核稿:唐天辉)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