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9 浏览量:174次
——合肥一六八中学校园开放日:物理专题活动
由安徽耀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合肥一六八中学于2024年11月27日举办“双新”课程成果展示校园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增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来自各省各市不同学校的五十多名高中物理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波的形成》这一经典课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活动中,合肥一六八中学的闫敬畏老师、芜湖市第一中学的武子国老师,围绕《波的形成》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展示。两位老师从不同的教育理念出发,采用了不同的课堂结构和实施过程,充分展示了同课异构的魅力和效果。闫敬畏老师很好地展现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他的教学步骤清晰,善于启发引导。在课堂上,他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验证,在讲解波的传播过程中,闫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画波形图,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武子国老师的教学极具亲和力,他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改正。且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波动现象和描述方法,课堂氛围融洽,学生参与度高。
活动结束后,合肥一六八中学物理学科主任李孔望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对前来参加研讨活动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到,教育是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领域,同课异构正是这样一个能够让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接下来的点评过程中,他首先高度赞扬了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波的形成》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两位教师都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李主任也强调了教师对教材和教学活动的再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此外,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会后,合肥市物理教研员陶士金作了《研究落实新课标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陶士金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如何例谈核心素养的培养。他提到,课程内容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核心素养要素,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外,陶士金还从教材例题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例谈核心素养的培养。他指出,教材例题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解题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例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供稿:张萌 核稿:唐天辉)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