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周宸熹 ,徐展 审稿:王孝金 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量:68次
写在前面:快来,来听他们的小故事,听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的动人故事,去感受小故事中他们的大德、大爱、大智与大美,感受他们在一六八中学的大好青春!
当夕阳的余晖最后一次掠过教室的窗棂,当指尖轻轻地摩挲毕业证书上烫金的纹路,我才恍然惊觉,那些以为永远挥霍不完的青春,已如指间流沙般悄然逝去。
回望来路,母校合肥一六八中学的每一寸光阴都在记忆里生根发芽,长成一片蓊郁的森林。澜飞湖的涟漪依旧荡漾着旧日温柔,教学楼前的银杏又添了三圈年轮,而那段镌刻着奋斗与温暖的时光,早已在心底酿成一坛醇厚的美酒,余味绵长,终成灼灼芳华。而我们,已从懵懂少年长成即将远行的游子。
高一分科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现实考量下的物化生,一边是心之所向的纯文科。那时的我,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迷茫而彷徨,与父母促膝长谈后,我最终选择了追随内心的声音,选择那条人迹罕至却心之所向的路。这一抉择,虽在旁人眼中充满风险,却成了我青春里最无悔的决定。
高二那年,我们来到了分科后的新班级26班,也迎来了我们的新班主任梁尧老师。那一年,是“逆水行舟用力撑”的苦战,也像是一首抑扬顿挫的壮行诗。当我回想起曾经的同窗如蒲公英般飘向更好的班级,空荡的座位让我心中泛起“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怅惘。但少年的心志当如拏云,我将不甘化作动力,在晨雾未散时踏响五楼的阶梯,在暮色四合时仍与典籍相伴。从早读时略带沙哑的嗓音,到晚自习跳动的笔尖,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成绩如春笋破土,节节攀升。而校园里,食堂氤氲的烟火气,宿管阿姨如母亲般的叮咛,室友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探讨,都为那段被习题填满的拼搏岁月镀上了温暖的底色。
高三的钟声敲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扑面而来。月考排名的起伏、模考分数的波动,都让我如坠惊涛骇浪之中,焦虑与自我怀疑如影随形。班主任梁尧老师及时踏着夜色家访,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如春风化雨,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坚定了我勇敢前行的不灭信念。数学丁亚龙老师倾囊相授的讲解着复杂的函数,语文吕婷婷老师轻轻在空中划出诗句的弧度,政治管华荣老师带着剖析时事的热情,地理张金老师生动地指着地形图上的千沟万壑,历史赵伟敏老师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厚重,还有同学间传递的“能量糖果”,课间围坐探讨难题时迸发的思维火花,都成了照亮前路的点点星光。梁老师以“严师慈母”之姿,既用铁律规范我们的作息,又以温情滋养我们的心灵。在他“自律者方得自由”的教诲中,我们学会了与压力共舞,在拼搏中蜕变。
高考放榜那天,阳光格外明媚。这是无数个清晨相视而笑的默契,是晚自习后结伴而行的身影,是校运会上声嘶力竭的呐喊。那些一起哭过、笑过的日子,那些互相搀扶走过的坎坷,都在这一刻绽放成最绚烂、最美妙的的烟花。
岁月如歌,青春无悔。感谢母校合肥一六八中学这片沃土,让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笃定前行的追梦人;感谢恩师们的悉心培育,如园丁般以智慧与爱心浇灌我们的心田;感谢同窗好友的并肩同行,让这段艰辛的旅程充满温暖与力量。如今,站在时光的岸边回望,我深深懂得: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荣光本就血脉相连,而奋斗的汗水,终将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束。
我知道,当九月的金风把我们播撒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合肥一六八中学的晨钟依然会准时响起。但请相信,无论飞得多远,我们永远都是那个会在听到校歌时驻足的风华少年。因为这里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解题,更历练出了我们“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品质,教会了我们在人生的考场上,要永远保持一颗热情而坚定的心。
带着这坛用三年光阴沉淀的甘醴,我将继续前行;带着这份馈赠,我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奔赴下一场山海。也许前路会有风雨,但拿云楼外的星光永不熄灭,心灵之花亦将永不凋零。因为我知道,那些镌刻在青春里的故事,会如美酒般愈陈愈香,如鲜花般永远绽放。待到重逢日,让我们再回到哺育我们成长的合肥一六八中学,细数那些被时光打磨得发亮的回忆,再续写这未完的青春诗篇,共话未来的星辰大海。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