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朱照宇、谢婉滢、许晓芹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3 浏览量:164次
2024年3月20日至21日,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1/5/7/13)班的同学们在环球行知学堂的组织下,踏上了为期两天一夜的亳州文化研学之旅。同学们以“探千年药都,品三国遗韵”为主题,走进历史现场,触摸文化脉络,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Day 1:合肥→亳州 | 药香浸润古城,运兵道暗藏玄机
07:00-11:30 | 行车课堂:跨越淮河,解码安徽
清晨,同学们准时从学校出发。研学导师在行车途中以“皖”字溯源为起点,生动讲解了安徽南北地理分界与文化差异。当大巴车跨越淮河时,同学们通过地图观察与讨论,理解了亳州作为“皖北门户”的地理意义,并对这座“中华药都”充满期待。
13:00-15:30 | 神农洲:药香里的实践课堂
午后,研学首站来到神农洲中药材研学基地。在道地药材展馆,同学们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辨识了亳芍、亳菊等特色药材;电商直播基地里,现代科技与传统药都的碰撞让众人惊叹。
实践活动:
1. “花草茶配制大赛”:各小组依据药方提示,精准称量药材克重,配制出养肝明目茶、安神助眠茶等创意配方;
2. “药材主播挑战”:同学们用绘制的宣传海报和自编解说词,录制趣味短视频,现场评选出“最佳药茶推广团队”。
16:00-17:30 | 曹操运兵道与建安文学馆:穿越时空的震撼
踏入曹操地下运兵道,阴凉的甬道与隐蔽的陷阱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军事智慧。随后走进建安文学馆,在《短歌行》《观沧海》的诗句诵读中,众人体会到了“建安风骨”的苍劲与豪迈。
研学笔记:
高一(1)班张同学:“运兵道的‘猫耳洞’设计太巧妙了!原来‘兵不厌诈’的战术思想在千年前就已如此成熟。”
高一(13)班李同学:“曹植的《白马篇》让我热血沸腾,这才是少年应有的家国情怀!”
Day 2:花戏楼雕梁画栋,华祖庵药韵流芳
09:00-10:00 | 花戏楼:砖雕里的晋商传奇
在被誉为“中国砖雕艺术博物馆”的花戏楼,同学们被门楼上的《郭子仪庆寿》《三顾茅庐》等立体砖雕深深吸引。研学导师以“山陕会馆”为线索,串联起明清商帮文化与亳州“小南京”的商贸盛景。 同学们分组寻找并记录花戏楼“三绝”(砖雕、木雕、铁旗杆)的细节,结合《晋商发展史》资料完成研学手册。
10:30-12:00 | 华祖庵:致敬医圣,传承非遗
踏入华祖庵,同学们在中医药博物馆了解了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的传奇故事。
实践体验:
1. 五禽戏学习:在专业老师带领下,同学们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体会中医“治未病”的养生理念;
2. 香囊制作:亲手研磨艾草、薄荷等药材,配制驱蚊安神香囊,高一(5)班王同学笑称:“这是我带过最‘有文化’的伴手礼!”
13:30-14:30 | 古井酒窖:窖藏千年的时光密码
最后一站来到古井无极酒窖。同学们在恒温恒湿的窖藏环境中,观察了明清时期的老酒坛,并通过显微镜对比新酒与陈酒的微生物状态,理解了“酒是陈的香”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研学中,同学们通过4大文化场景、6项实践任务、8小时实地探索,实现了多重收获:从“建安文学”到“中药炮制”,课本知识在实景中鲜活起来;团队协作配制药材、创意短视频制作、非遗技艺体验,全面锻炼综合素养;亳州“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中华药都、华夏酒城”的四张名片,让同学们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如研学导师总结:“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最深的感悟在脚下。”这场亳州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颗颗热爱传统的种子,在青春土壤中悄然生根的见证。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