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4级

徽韵流芳寻古意,纸墨凝香润心田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宣城课程思政研学之旅

供稿:高一年级 汪丽萍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量:169次

徽韵流芳寻古意,纸墨凝香润心田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宣城课程思政研学之旅

当晨光轻抚皖南的黛瓦白墙,悠长的石板路上回荡起青春的步履声。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12班、14班、1823的同学们,在年级主任张文生及各班主任的带领下,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探索的热忱,踏上了为期两天的宣城研学之旅。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一次纸墨交融的修行,更是一段追寻文化根脉、浸润红色精神的成长之旅。同学们以脚步丈量历史,以指尖触摸匠心,在徽州的山水间,寻得文化的厚重与心灵的澄明。

 

21

 

绩溪博物馆:推开历史之门,聆听岁月回声

青砖灰瓦,雕花木窗,绩溪博物馆如一位沉默的智者,静待少年叩响时光的门扉。踏入馆内,历史的尘埃在光影中翩跹起舞。青铜器的斑驳纹路、徽州文房四宝的雅致风韵、泛黄古籍上的墨迹丹青……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徽州大地的沧桑与辉煌。展厅内,学生们或提笔记录,或低声探讨,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灵动在此刻交融,织就一幅动人的求知画卷。


16

 

徽墨文化园:墨香氤氲处,匠心传千古

“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未入墨园,先闻墨香。徽墨文化园内,古法松烟缭绕,匠人手持木锤反复捶打墨坯的身影,勾勒出非遗传承的执着剪影。同学们看着制墨师傅戴棉布手套,将混合了麝香、冰片的墨团揉捏成型。捶打、塑形、描金……每一道工序都需屏息凝神。学生轻抚自己描金的墨锭,不禁感叹:“原来墨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艺术与哲思的载体!”墨香浸染指尖,匠心镌刻心间。这一刻,千年技艺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少年掌心跃动的温度。


13

12

5D50A2053F23DA629350068E1FDC5809

 

龙川胡氏宗祠:雕梁映家训,古韵启新思

马头墙高耸入云,砖雕、木雕、石雕上的渔樵耕读、梅兰竹菊,宛若一部立体的《诗经》。讲解员轻抚祠堂梁柱上的雕饰,讲述胡氏家族的训诫同学们仰首细观,指尖轻抚雕花纹理,仿佛触摸到家族文化绵延千年的脉搏。宗祠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流淌着血脉与精神的河床。

 

2

3

 

宣纸文化园:素手捞云絮,纸寿载春秋

泾县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的清香,在宣纸文化园的空气中缓缓流淌。纸浆池中,雪白的纤维如云絮沉浮。同学们卷起衣袖,在师傅的指导下将竹帘斜插入池,手腕轻抖间,一张湿润的宣纸雏形悄然诞生。原来,这薄薄一张纸,竟藏着纸寿千年的智慧!纸韵流淌,墨魂永驻,传统文化的密码在此刻悄然破译。


18

14

7

8

6

 

云岭军部旧址:烽火淬丹心,赤忱照来人

青山肃穆,松涛阵阵,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的石碑上,弹痕仍清晰可辨。纪念馆内,锈迹斑斑的步枪、泛黄的作战地图、叶挺将军的手书“抗战到底”,将同学们带回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在遗址前举行的庄严肃穆缅怀仪式中,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化作无声的春雨,将红色信仰的种子深植于青春心田。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手持鲜花,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那些曾以热血浇筑山河的年轻生命,与此刻以学识续写华章的少年身影,在历史的回响中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此刻,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血脉,少年的肩头,从此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11

9

 

纸墨凝香处,少年踏歌行

暮色浸染徽州,研学之旅步入尾声。同学们怀揣亲手制作的徽墨与宣纸,背包里满载文化的馈赠。回望绩溪的山水,胡氏宗祠的飞檐隐入暮霭,云岭的松涛渐行渐远,唯有墨香与纸韵萦绕心间。正如《考工记》所言:“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这场文化苦旅,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非遗的温度,更让红色精神与匠人情怀在青春血脉中奔涌。归途的巴士上,有人轻抚宣纸上的水纹,有人默诵宗祠的楹联。窗外,皖南的晚霞如火,映照着少年们眼中的星光——那是文化自信的光芒,亦是传承与创新的火种。


20

 

供稿:高一年级 汪丽萍

审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