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4级

寻迹马鞍山水,涵育学识才情(31班)

供稿: 高一(31)班 王琪 王施惠 杨茂林 殷宇昊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量:126次

漫漫求知路,研学作津梁。高一31班的学子们心怀向学热忱,奔赴马鞍山,开启这意义非凡的研学之行。于凌家滩溯源文明曙光,感知历史的厚重;于褒禅山洞府探幽,惊叹自然鬼斧神工;于采石矶揽胜,追寻诗韵遗风。此程非为简单游历,而是知识的盛筵、心灵的涤荡。且看少年们如何丈量大地,揽胜而归。

 

3

2

 

在长江之畔、巢湖之滨,一片沉睡五千余年的古老土地正缓缓揭开神秘面纱。这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者——凌家滩遗址。作为距今5800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凌家滩以其璀璨的玉器文明、精妙的天文历法遗存和超前的城市规划理念,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的灯塔,静候每一位探秘者叩响时空之门。享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美誉,凌家滩不仅建立数字化保护系统守护文明根脉,更以文创玉雕、非遗研学、节气主题庆典等方式,让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从一块温润的玉璜,到一座未解的都城;从先民仰望星空的祭坛,到今人探寻文明的脚步——凌家滩遗址,正以跨越五千年的文明之光,照亮中华文化探源之路。

 

4

 

踏入华阳洞的瞬间,凉意裹挟着水汽汹涌袭来。这座藏身于褒禅山腹地的溶洞,因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声名远扬。洞内钟乳石森然林立,明暗光影交织,神秘氛围扑面而来。

沿着洞岸徐行,灯光渐次亮起,如梦似幻的钟乳石奇观瞬间在眼前铺展。无钟自鸣处,轻拍石槌,那浑厚的钟鸣声宛如穿越千年的回响,悠悠荡荡,扣人心弦,恍惚间好似与古人隔世对谈再往前,织女晾纱的钟乳石薄如蝉翼,在灯光下泛着银光,宛若仙女的轻纱垂落;而莲花倒映处,石笋与水面倒影相接,绽出一朵晶莹的莲花更显神圣庄严。出洞后,我们伫立在荆公回步石旁,高声诵读《游褒禅山记》,感悟 险远之观的深刻哲思。华阳洞的奇幻与历史的余韵,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间。

 

7

6

 

入采石矶,万里长江裹挟着千年风云滚滚而来,每一寸砖石、每一缕清风,都藏着诗仙李白的遗韵。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采石矶便是他钟爱的地方之一。晚年的李白,穷困潦倒却豪情不减,流落在当涂,常独酌于采石矶头。传说他醉酒后,见江中月影,俯身捞月,遂乘鲸归去,为他浪漫的一生画上了最奇幻的句号。在这里,他留下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落寞。彼时,他渴望像袁宏遇谢尚一样得遇伯乐,却壮志难酬。而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尽显他眼中江山的雄浑壮阔。沉浸在李白的诗意天地后,一场古琴雅集将众人唤醒。指尖轻拂琴弦,泠泠之音悠悠流淌,似在诉说着千年的倾慕与追思 。

 

1

 

此次马鞍山研学,于凌家滩探文明曙光,于华阳洞赏鬼斧神工,于采石矶品诗意豪情。高一31班同学,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心灵感悟历史温度。学成归来,往后岁月,“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供稿:高一(31)班 王琪 王施惠 杨茂林 殷宇昊

审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