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齐探生命起源,共悟地质演变

发布时间:2024.03.15 浏览量:223次

3月13日的地理竞赛课上,我们有幸聆听了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沈教授有关生物起源进化和地质演变的专题讲座。在这场讲座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化石遗址,揭开一个又一个奥秘,领悟生物的进化与发展。直至结束,我仍意犹未尽,感叹于自然地质界的神秘多姿,更加激发了我们探索地质的兴趣。


QQ图片20240314185122.jpg


讲座还未开始,沈教授和蔼的气度便深深吸引了我,他亲切地自我介绍并为我们讲解了地质学的相关内容,全程带着微笑,似在“唠家常”,一下子就活跃了气氛。进入正题后,他条理清楚,循循善诱。先从“什么是生命”“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及“生命起源的意义与假说”等问题切入,引发我们的热烈讨论,在随后的解答中,让我们对生命的结构以及运动定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了地球在能量、位置、质量、生物场所等诸多方面适宜生命存在,更有了“生命起源与演化是通过一系列意外偶发事件实现”的基本地质学观念。随后,沈教授便从神创论、宇宙论以及自然起源论三方面详细为我们分析生物起源。其中,着重介绍了地内起源说——原始汤假说,海底“黑烟囱”起源说和“火山喷发”三种可能性,多维度地展现生命起源的多元性,加深了我们对物种起源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沈教授还总结了生命演变的历程,使我们印象更加深刻。


QQ图片20240314185139.jpg


当开始讲解具体时期的生物特征时,沈教授按照时间年代顺序,并搭配化石的相关资料和图片,便于我们直观明了的理解。在说到后生动物时,沈教授便以最具代表性的祖领鞭毛虫为例,从其形态复原图,化石资料入手,讲解其结构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对于后生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在讲解实体化石记录的内容时,采取中外穿插的方式,既有奥塔维亚虫,纳玛高脚虫等澳大利亚化石成果,又不乏贵州始海绵的珍贵资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化石的奥妙与价值;而面对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的重要跨度点时,沈教授则采用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生物个体进化,简明扼要地展现了演进过程,直观地展现了变化。可以说,在沈教授的讲解下,晦涩难懂的地质学知识变得栩栩如生。


QQ图片20240314185148.jpg


在最后的答疑互动环节中,沈教授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一一答疑解惑,还附赠了他户外实践时采集的化石作为奖品。在听完同学们的问题后,沈教授总会以“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进行充分的肯定与勉励,这样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教授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师。沈教授在教授专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不忘培养同学们的地理素养,他积极为我们推荐实践基地,鼓励我们去地质博物馆探访考察,甚至邀请我们去到合工大的实验室中锻炼自我能力。


QQ图片20240314185143.jpg


这一次的地理讲座,我们收获了知识,提升了素养,更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受益良多。愿我们在这阳春三月,携一腔热情,齐探生物起源,共悟地质演变!

 

(供稿:高一(29)班 刁依晗  审稿:任杰)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