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校园风采|清华学子王琳锐:关关难过关关过,长路漫漫亦灿灿

发布时间:2024.06.21 浏览量:848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

王琳锐,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大一学年担任社科学院学生会学生交流部部员、社科32班学习委员,入选“至善计划”第六期。大学在校期间获得院系新生奖学金。

水木清华.jpg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回望在一六八学习生活的岁月仍历历在目,而我已经在清华园度过了接近一年的时光。如果说,青春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那么在一六八度过的高中三年,就是这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三年,“成长”是最绕不开的关键词。回头看这三年,对我来说最难熬的日子反而是高一。离家求学的孤单失落,高手如云的巨大压力,陡然变难的各门课程,这一切都让初入高中的我不知所措。我想我永远会感谢,高一时鼓励我学文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我身上从未被发现的、自己除了学理以外的另一种可能。进入高二,学了自己感兴趣也更擅长的文科,一切都变得得心应手起来。感恩遇见班上思想活跃又各具特长的同学们,学识扎实又有责任感的老师们,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的存在,如同黑夜里星星点点的萤火,不时点亮我的生活。到了高三,即使学业紧张,考试不断,我也努力营造生活中的小小的仪式感。或许是早晨上学时路旁一树一树梅花怒放,或许是下午上课前雨后初霁的彩虹行空,或许是傍晚背书时绚烂至美的晚霞如画,校园里处处是风景。这些美好不仅是平淡生活里的小调剂,更成为支撑我前行的动力之一。

清华荷塘.jp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上下求索的漫漫求学之路上,难忘的是恩师们无私的陪伴与支持。在因人际关系而苦恼时,是姚金玲老师的金玉之言,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遭遇英语模考作文跑题的滑铁卢时,是窦莉莉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在因早读犯困而选择在室外的凛冽寒风中读书时,是王艳老师赠予的心想事“橙”,如冬日暖阳一般温暖着我;在因地理成绩波动巨大而患得患失时,是陈影老师的温柔安慰,让我重拾对未来的信心。当有人问起高三一年是否难熬,我回过头去,才发觉记忆里的苦涩在熬过去的那一刹那间都褪色了,唯有那些珍贵的情谊熠熠生辉。


高三时背书照片.jpg


  在一六八的三年住宿生活,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家住校。多亏了温柔贴心的生活老师和善良宽容的室友们,我才得以迅速适应住宿生活。从严谨高效的时间管理,到科学合理的日程安排,一六八的住宿制度严实精细,既保障了住宿生们的安全,也最大化的利用了时间。尽管是在忙碌的高三,我也从未熬到半夜,做到了高效学习。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包容和关爱。

犹记得高一时看见有幅春联这样写着:“孺子牛耕耘终登云际,弄潮儿始信将耀清潭”,短短十八个字包含了四条每位一六八人耳熟能详的道路,也饱含着对一六八未来的美好祝愿。纵然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但我对一六八的美好情谊会永远珍藏在心底,蕴于这十八个字的美好祝愿之中。


清华女生节活动写真.jpg


关关难过关关过,长路漫漫亦灿灿。“尽力之后,在前方等待的不只是结局,还是新的开始。”我也相信,自一六八毕业的所有学子,都一定会奔赴更加幸福丰盛的远方。

(供稿:王琳锐 马奕芹 审稿:任杰)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