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优秀学子|清华大学陈雨曦: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我在一六八的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4.06.10 浏览量:734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


7a9335d27cb9dbb3e351dd49125118d_副本.jpg

陈雨曦,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18)班毕业生,现为清华大学本科生,班主任陈礼庆老师。

 

从一六八中学毕业已有近一年了,很高兴能有机会以文章的形式与母校的学妹学弟交流。

我不希望这篇文章变成又一次每周日晚上班会课上学习方法分享——分享学习经验的次数越多,我越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方法必然是因人而异的,更何况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或许我也应该跳出曾经的思维方式。和学弟学妹们聊一聊:在大学里回望高中,这三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合肥一六八中学,我收获了怎样的成长?

坐在电脑前打下这些字,高中三年的回忆再次像潮水一般涌来。依然记得去年寒假回到学校宣讲时,走过那些熟悉的地方,心里有多么五味杂陈。曾经,我很少有机会慢慢走过那些地方。大部分时候都是急匆匆地从一个地方跑向另一个地方,只为多节省出一点学习的时间。沉浸在那种斗志中,并不觉得辛苦。当然,现在回看,多少有些佩服:毕竟上了大学,很难再达到那样专注的境界了。

高中固然是不容易的三年,我们都背着沉甸甸的压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冲刺。但也有简单的部分:不需要你思考方向。只需要学习既定的知识,刷题,背书,然后考试,如此循环……在这样热火朝天的氛围里,很难去想太多。好像大家都只需要紧盯着眼前的几道题目,自然而然就会走到终点。这段青葱岁月,为我接下来的人生路打下了基础,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


古月堂_副本.jpg

清华大学古月堂


但进入大学后,一切就不再那么单纯了。说是从“轨道”变成“旷野”了并不准确;但至少,从“一条轨道”变成了“许多条轨道”。

世界变大了,野心似乎就变小了。要处理的课题如此之多,困难也接踵而至。但直到这时,我才觉得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终于,我有机会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将由我自己全权负责。自由的感觉如此可怕,但又如此美妙。不再有严格规定的作息时间和无微不至的老师家长,少了很多安全感,但也为我打开了新的大门,向我展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等待我探索的大世界。离开高中就像雏鸟第一次离开巢穴,来到新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在忙碌中抽出时间回忆高中岁月,仿佛身体也短暂地回到了那个窄小但温暖旧巢中一样。也许这就是“怀念“古今不变的意义;我也成了那些思乡但不愿归乡的诗人。


2}`OC2(_TK1ZO9{MZP0AC)K_副本.png

陈雨曦同学


高中并不都是学习,其他部分给我留下的那一系列独特的记忆将成为永远的怀念。高二时我会在早上第一个到达食堂,买一个面包,久而久之面包窗口的阿姨都认识了我,她每天早上的微笑和招呼,是一天开启时的一抹亮色;班主任陈老师喜欢用幽默的方式强调一些班级纪律和好习惯,直到现在,当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我都会习惯性的关灯关门;晚自习开始前和同学们聊天、大笑,然后在老师出现在班级门口的那一刹那收声,悄悄溜回自己的位置上。直到现在我都依稀记得食堂哪个窗口卖烤冷面,记得高三时陈老师的“自强计划”,记得每周班会前的班委点评环节……都是说不完的宝贵回忆。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这段时光都不能复刻。


qq_pic_merged_1717563438351_副本.jpg

合肥一六八中学校园一角


回忆至此,我想也许我应该对学妹学弟们说些什么。比起一些远大的理想,我倒觉得小目标更管用一些。所以,盯住你面前的每一个考验;无论是考试、作业或是课堂,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等到回头时,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此外,达到自洽、减少内耗也很重要。心态是高中学习乃至于高考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要责备;可以约束自己,但不要逼迫。或许一开始很难把握分寸;但没关系,高中就是学习应对压力和失败的最好阶段。

最后,祝愿所有学妹学弟珍惜成长的机会,坚定步伐,让一六八的三年时光成为你的骄傲。

(供稿:陈雨曦 徐展 管华荣 审核:轩阳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