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北京大学石瀚郁:感恩母校,相约山海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量:844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


 111_副本.jpg


石瀚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22)班2020届毕业生,高考657分,全省第五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法学方向。入学以来,多次获评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和各类奖学金,并在学工、社团担任职务,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法学院,意向继续深造。

 

回忆高中往事,顿觉白驹过隙,四年时光倏忽而逝,匆匆又至初夏。然而一切恰像记忆深处的宝贵珍珠,即便深藏心底,许久不曾提及,也不会黯淡,而是流光四溢,伴着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青衿志高,难忘师恩

对我而言,一六八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成长的摇篮。

它以其严谨的学风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习环境。初入学时,我是宏志生,身边强者如云;但在老师的肯定与鼓舞下,我将升入分层班设定为高一学年的目标,全情投入。犹记得当时的地理老师是和蔼的源叔(李源老师),面对我们层出不穷的疑问,他总富有耐心,以生动的语句将复杂的知识具象化。被他的冷静和博学所感染,我不仅主动担任了地理课代表,也在地理的课程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热衷挖掘题目和原理的底层逻辑,最终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文理分科后,我如愿进入了文科分层班;但首考,我即面临了一个巨大且残酷的滑铁卢,班级排名仅为20多名,语文更是只有93分;面对这一失利,老师们并未责怪,而是鼓励我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还细致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在总结中尽早重拾信心。升入高三后,语文和政治的短板成为了困扰我的难题。对此,童峰老师和学校“点对点”指导的高婧怡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奎爸(吴长奎老师)在方法指导之外还不断宽慰开导我复习时紧张的心态。

何其幸运,我的青春岁月里遇到了一群好老师,他们担起老师的名字续写师爱的长诗,他们肩负梦的传承,成就少年初心。一六八的老师总以其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兴趣、构建知识体系,并不断蜕变成长。在文字之外,动人事例往往不胜枚举。

 

2_副本.jpg

石瀚郁摄于北大法学院石刻雕像前


流金岁月,携梦前行

学业之外,一六八也为我的生活赋予了缤纷的色彩,炙热的青春有迹可循。我们有丰富的社团、有热闹的义卖、有人声鼎沸的大课间、也有歌舞纷呈的节日盛会……犹记得高一加入青志协时稚嫩的自己,仍然畏惧表达、害怕出糗;但如今的我,已经熟练甚至享受台前,能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自如传递给每一位听众。我想,萌芽这一切的种子,或许正孕育于那时。

 

3_副本.jpg

在一六八中学参加青志协志愿活动

 

长风又过几季夏,当时只道是寻常。属于我的高考已然被岁月淹没,从走出一六八时就开始了长长的怀念。春天,那樱花园里盛开的簇簇樱花,透着太阳的光芒;夏日,澜飞湖大朵的莲花,吸引了我们驻足观赏;秋天,不止桂花园,校园路边随处飘过月桂幽香,沁人心脾;冬天,雪后打雪仗的欢声笑语沸腾在操场上。一六八的校园,曾写下我热烈而美好的青春,演绎着成长。

 

我感激母校给予的一切: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也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如今,虽已毕业许久,但我仍然时常怀念那段时光,并以此激励自己在燕园求学的旅程中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因此,我也真诚地期待,现在正身处一六八校园内的学弟学妹们能珍惜青春岁月、享受当下,刻苦学习、常思不足,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方法,为未来自由且灿烂的人生积蓄资本!

最后,预祝一六八中学2024年高考续写华章、再创辉煌,每一位同学都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期待在北大与你们相逢!

供稿:石瀚郁 王艳 审稿:任杰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