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7 浏览量:4828次
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支持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强化长周期培养和稳定性支持,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多渠道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招生培养改革,不断扩大基础学科专业招生规模,保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整体规模稳中有升,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创新育人模式,突破常规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让具有发展潜力的拔尖学生成长成才。
其实,强基扩招已经早有苗头。
2020年,强基计划刚刚实施,因为破格门槛高、专业局限、限报严格等原因首批招生确实没有招满。但是2021年,强基计划不仅没有降低门槛,反而在招生计划上进行了扩充,同时扩大的还有入围比例。而2021年的招生情况也确实一改2020年的冷淡,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拓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之路。“双一流”高校的强基班,清北的英才班,中科大、西交的少年班等都在此列。
预测一
强基计划招录流程
如果有意强基计划建议提前规划,毕竟4、5月份正是高考紧张冲刺的环节。
预测二
强基计划破格人数增多
从2020年、2021年的各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破格生会稳定保持在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选手。
虽然从近两年的招录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破格生都选择了清北两大强校,以2020年为例,有强基破格入围资格的803个名额,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
但破格范围放开至铜牌依旧不够现实,毕竟近三年金银牌选手都蹭蹭上升。就在今年已结束的生物和信息学赛事中,就产生了446名金银牌,和2020年相比就增长了98人。
预计今年五项学科竞赛金银牌总数将会大幅增长,明年破格入围清北的考生相对也会增多。破格生增多,竞争就会变大,目标清北C9的竞赛生千万不要大意。
虽然破格生和高考生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大量的铜牌和省奖选手将会在强基/综评等各类特殊类型招生和毫无竞赛经验的纯高考生中角逐,2022年有意强基的考生一定要提前规划哦~
预测三
强基计划专业范围再扩大
提起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大家想到的都是数理化生文史哲,其实不然。教育部的政策要求也没有把“强基专业”和“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简单的画上等号,从近些年的国家战略部署和各校出台的新政策,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对新工科、人工智能等国家“卡脖子”问题做出要求的,并要求院校适时调整招生专业。
各校在首年制定招生简章时多少有一定的保守性,2021年各校就已经开始逐渐放开专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新增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动物科学、吉林大学新增古文字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增工程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工程力学、山东大学新增生物医学科学。
在双一流定期评选的背景下,院校的学科实力极其重要。2022年各院校增设更多专业,吸引优质生源大力培养人才对各大院校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预测四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下降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与管理员联系。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