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教育 - A-level项目

向光研行路,在培训学习中相互助力,彼此成就!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量:406次

此前,我们发布了一篇探访中国香港名校的文章,记录了老师们在香港前五院校交流、学习的收获。

几乎同时间段,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商科组、物理组、数学组、中文组、升学组的九位教师代表先后出发,去往广州、上海、武汉参与学习培训。

在这次的【向光研行路】培训学习中,老师们不仅更加深入学习了官方考察标准、前沿留学经验,同时还将与各校优秀同仁交流的教学经验一并带回分享。

培训老师:杜蕾、吴庆庆

培训地点:广州实验外国语学校

培训主题:《爱德思IG和A-Level中文培训》

1.jpg

本次培训令我印象深刻,不论是课堂上和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同仁一起交流讨论,还是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的热情和氛围,都深深触动着我。两天时间大家彼此合作,解答疑问,让我收获满满。

除此之外,在培训中,讲师通过课题讲解和活动练习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到官方判分逻辑,这也为我们接下来的课程准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2.jpg

3.jpg

人间四月芳菲满园,我在羊城广州与全国各地国际教育的优秀同仁们一起,接受了两天专业系统的A-Level Chinese培训,给我们培训的是爱德思考试局中文的主评卷人之一——潘老师,这次的学习收获颇丰。

我很喜欢中国语文字词句中尽显的豪放、含蓄,读之琅琅,意韵无穷。

在培训前,我觉得A-Level中文应该是所有A-Level课程中最浪漫的科目,但直至坐在潘老师的培训课上,才猛烈的意识到它更是一门严谨、实用、重要的语言学科,并且被国际上很多青少年学生所学习,那刻内心尽是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4.jpg

老师从IG中文到GCE中文,从典型题出题意图到答题关键点再到判分的标准分析,每一讲都以角色互换的方式,帮助我们站在评卷人的角度去判分,并从不同角度了解了两门中文考试的考试目标和得分关键。

学生时代习以为常的学生身份在进入职场后能再次体验,倍感珍惜。因此我非常享受与台下“同学们”之间交换想法的每一个瞬间。

最后,我想说,学习的迷人之处在于我们总能获取新的知识,保持深度的思考,从中不断修正对学科或对世界的认知,感受自己无限接近又偶尔能超越标准答案的快乐过程。

培训老师: 翁菁、陈笛

培训地点: 上海青浦协和双语学校

培训主题: 《Understanding assessment and improving delivery in international GCSE Economics》

5.jpg

本次爱德思的经济培训,内容非常细致,帮助老师们对评分标准、得分点、答题要求的细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我们后续的教学水平提高也有很大的助益。

在培训的同时,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经济学教师同仁们,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习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经验,收获颇丰。

6.jpg

7.jpg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也会更好的利用此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果。

通过官方的培训,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试卷的评判标准,也了解到了书本的知识点逻辑链设计。

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阅卷官与大家进行充分的互动与解答,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官方未来的命题趋势以及知识点发散方向,通过和行业内老师们一起积极讨论优秀案例,分享和学习学科的辅导经验,对我未来更好的提升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jpg

培训老师: 杨忠谕、刘连飞

培训地点: 武汉英中高级中学

培训主题: 《Understanding Assessment and improving Outcomes  in International A-Level Physics》

9.jpg

能够参加爱德思考试局官方培训,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老师从知识点的不同考察深度出发为我们讲解了试卷构成、评卷方法。整个培训细致深刻,不但使我对评卷的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后面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

10.jpg

另外,考察不同层次能力的基本出题方法,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学生基本知识点会了,但是很难出分的根本原因。

这次培训后,我也将把所学运用到后期教学之中,比如在后面的物理教学中以知识点讲解为基础,多注重不同层次的物理能力训练。

培训老师: 赵敏娜、汪玲

培训地点: 上海圣华紫竹学校

培训主题: 《Pearson Edexcel International A-Level Mathematics》

11.jpg

本次培训由爱德思官方考试中心的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A-Level数学考试的试卷标准和评分细则,也让我了解了每一道题目背后的设计理念。

与此同时,培训老师还帮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主动参与到试卷的评分和知识点的分值分配活动中。

通过本次培训,我也清晰地认知到爱德思数学试卷的出题设计思路,这将有效帮助我在未来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与有效率的得分。

培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考官对同学们答题的要求:Do not jump steps,do not miss out steps,show what the examiners want to see,而这也是未来教学和解题演示过程中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

12.jpg

在本次培训中,我学习了系统的评分标准,更加细致地区分了各项考察目标,熟悉了考察内容的占比。

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我更能从课程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待爱德思数学考试。因为,每个模块的考卷在设计时,都有详细而全面的考察内容、分值配比,例如纯数和力学、统计、决策稍有不同,前者侧重基础知识、逻辑推理,后者则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这也更好地启发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把这种侧重点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准备爱德思数学考试。

13.jpg

培训老师: 苏兆曦

培训地点: 广东清澜山学校

培训主题: 《ChinaICAC第六届中国升学指导大会》

14.jpg

作为国内规模盛大的升学指导活动,本届大会汇聚了超过400名参会者。在“链接、合作、创造”的宗旨引领下,策划了具有“多样化、强体系、高质量”的活动,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首先,“多样性”体现在活动内容上:大会设置了覆盖人工智能、学术写作、不同国家大学申请、心理健康、课外活动提升及升学指导课等多个主题的平行论坛,使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块。

15.jpg

其次,“强体系”反映在活动的紧密组织上。除了常规的论坛讨论,主办方还安排了校园参观、学生社团互动体验以及高中与大学的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与大学招生官和校方代表全方位深度交流的绝佳机会。

这种系统性的安排和紧密的衔接,让我深刻感受到组织者的用心和这次大会的专业性。

此外,“高质量”的论坛让我获得了丰富的收获。尤其是在关于如何设计升学指导课程的环节中,我认识到在提供不同国家和地区留学信息的同时,构建课程框架和精细打磨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同样重要。

此次培训,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视野,也启发了我在将来工作中的实践方向,让我感到无比珍贵。

16.jpg

总的来说,升学老师作为沟通学生、家长与大学招生官之间的桥梁,需要意识到建立信任至关重要。

正如麦肯锡信任公式所阐述:“信任=(可信度×可靠度×亲密度)/自私度”,树立专业、可靠、亲切、利他的形象,是成为值得信赖的升学老师的关键所在。

这一点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亲和力,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成为一个他们信赖的升学老师。

教师的成长之路,是个不断破圈的过程。

因此,我们鼓励老师跳出教学“舒适圈”,在一系列教学培训、组内学习中相互助力,彼此成就。

老师们在激励自己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国际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从而引领同学们更好地进步和成长。

供稿:胡晓雨 审稿:赵一红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