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教育 - 国际交流

多元文化交流 助力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19.06.03 浏览量:7139次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已有安排,在把女儿“踢”出国之后的第十三年,在2018年,我也如愿以偿参加了AFS教师文化交流项目,代表中国来到新西兰参加暑期的文化交流活动。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我一直有出国学习的夙愿,但诸多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女儿非常了解我的需求,也颇为关注出国教师项目。在我对出国一事已不抱希望时,机会突然来临,这一定是女儿在助我一臂之力,谢谢孩子!

通过教师项目的层层选拔,终于我也成为了家里第二个AFSer。女儿看我忙里忙外地准备,说:“老妈,可以嘛,比我们当时出国的态度都严肃认真。”

此时出去,年轻的心已荡然无存,只是换一个维度生活学习一段时间而已。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三十多年教学工作的老教师,我更期盼了解新西兰的基础教育、教育理念、如何教授母语,以及他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被安排到新普利茅斯中心小学学习工作。新普利茅斯是新西兰西海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大洋洲最著名的度假胜地。她有闻名于世的海边大道,沙滩也与别处不同,是黑色的,如羊绒一般柔软、细腻,每当夏季,世界各地的游人蜂拥而至度假休闲。我住家的窗户正对远处的大海,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在海上升起落下,使我不得不怀疑从小到大坚信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知识是错误的。

抵达新西兰,稍作休息,便开始了陌生新鲜的工作。

敬业

新西兰学校上学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包括了早茶和午餐时间。不过同事Pilly老师告诉我,每天孩子们放学后,她要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到晚上六点才回家。不仅她这样,其他老师也是如此,早上七点到校是常态。这里的老师都是多面手,数学、语言、写作、阅读、手工、音乐、美术、体育无所不能。学校不分学科教学,走班学习,所有课程均由班主任担任。各个年级的老师每天放学后必到阅览室为学生选择第二天的阅读书籍,而且是分级阅读。同时,老师们也会自掏腰包给自己班级的孩子买书和其他文具。他们没有口号式的教育,只有快乐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做好本职工作是应该的,没有丝毫杂念。

微笑

这里的老师们微笑时刻挂在脸上,学生们亦如此。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们都是笑容灿烂。我的运气非常好,在新西兰期间恰逢中心小学每两年的祭拜活动,即到毛利庙学习体会早期毛利人的祖先如何生存。不巧的是,赶上下大雨,但活动照常举行。大家都相互调侃“Today is great!”驱车四十分钟之后到达毛利庙,此时雨也越下越大,我们在雨中等待庄严神圣的时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微笑的期盼,期待欢迎仪式的开始。

还有一次我在四年级Judith老师班听课,突然有个男孩躺在地上不起来,满脸不高兴。这场景在我三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从没见过,有点不知所措。只见Judith老师微笑着坐在他的身旁,悄声和他低语,一会儿孩子坐起来,Judith就领他读故事书,不厌其烦解答孩子的问题。课后我才得知这个孩子智力较差,一听不懂课就耍脾气。后来我也对他特别关照。

教室文化

教室里的墙壁是五颜六色。四、五年级的教室由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有学生的照片,有提示语、警示语,有孩子的手工制作,有奖励图片,还有各种活动的照片等。尤其到各种重大活动前夕,他们都会做充分的准备。两年一次的祭拜毛利庙活动之前,老师都会和同学一起动手制作毛利庙的模型,加深印象。Judith老师将自己班的门口布置成毛利庙大门的样子,早上学生们兴奋地欢呼雀跃着跑进教室。

我印象最深的是Heather老师班级的教室文化。墙上不仅贴着学生的手工——形状各异的蜘蛛,还粘满了各种颜色的纸星星,星星上面是老师工整的字迹:

我尊重别人。

我认真倾听。

我面带微笑与人交流。

我竭尽全力。

遇到困难,多加练习。

面对困难,不懈努力。

我与团队一起工作。

我和别人愉快玩耍。

我按序等候。

我以我的工作为傲。

我专心学习。

这样的教室文化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信、友爱、团队合作、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志愿精神

AFS国际中学生(教师)文化交流项目不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人才,更重要的是践行着“志愿精神”。

前苏联经典电影《乡村女教师》,讲述了一名平凡的女教师瓦尔娃拉毕业后志愿到西伯利亚乡村当教师,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时间最终桃李满天下的故事,展现出不平凡的志愿精神。在当年建设祖国的火红年代里,中国的一代毕业生深受该片故事的影响,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中。我就是其中一份子。被印度人视为“伟大圣母”的德蕾莎修女为最穷的人服务,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他们都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为他们奉献,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这两位伟大的女性用诚恳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终其一生,她们用自己的实践昭示着什么才是对全部人类的“爱”,什么才是人类的“志愿精神”。

2018年过世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十几年前,我把女儿“踢”出国。

十几年后,女儿把我送出国。

记得我出国的那天清晨,和女儿站在机场,感慨万分。十几年来不变的是我和女儿对AFS的感激和归属感。AFS成就了女儿,也实现了我的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女儿共勉,与所有已经或即将把孩子送出国的AFS学生家长共勉,也与广大的AFS志愿者共勉!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