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量:151次
2025年7月26日,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灯火辉煌,第八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在众多历史学界专家学者和全国优秀学子的见证下,合肥一六八中学袁莉老师作为受邀嘉宾,与高三(1)班汪泊言同学一同登上领奖台,王泊言同学还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悟。在这场顶级学术赛事中,合肥一六八中学学子再创辉煌:高三(1)班汪泊言同学斩获全国特等奖,同班徐钰瑄、张晓琪同学双双摘得全国一等奖,袁莉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荣膺“优秀组织奖”。我校不仅创造了安徽省参赛史上的最佳战绩,更以三篇饱含家国温度的历史作品,展现了新时代中学生“大历史观”的独特表达。
本届“燕园杯”历时八个月,吸引全国数万名学子参与。在初赛阶段,合肥一六八中学的三位学子便以独特的选题视角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崭露头角。
特等奖得主汪泊言同学的《戏曲里的婉转流年》,以姥姥六十载戏曲人生为线索,通过黄梅戏从民间草台到国家舞台的变迁,折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坚守与重生。徐钰瑄同学的《风雨兼程 追梦一生》以奶奶的人生四部曲为轴,将个人命运与农村改革、市场经济等重大历史节点交织,让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首创精神跃然于字里行间。张晓琪同学的《一条路的成长 一代人的飞跃》则通过姥爷从寒门学子到科技领军人物的逆袭,串联起科教兴国战略等时代命题,是一部微缩的新中国科技奋斗史。
晋级全国总决赛后,三位学子面临更为严苛的挑战:需在封闭环境中完成限时答辩及跨校小组研讨。这种“学术马拉松”模式,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历史素养、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自由答辩的紧张时刻,三位学子完美诠释了袁莉老师赛前的谆谆教诲: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要透过现象把握命题的史学价值内核。面对答辩,三位同学展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储备,更是惊人的学术悟性。他们将家族史转化为学术议题,不仅彰显了深厚的历史素养,更生动体现了合肥一六八中学“由微知著、以家见国”的历史教育精髓。
这些参赛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们超越了竞赛本身,成为德育、智育、美育融合的鲜活载体。在合肥一六八中学“五育并举”的育人蓝图中,历史教育始终扮演着特殊角色。以史育德,学子在追溯祖辈奋斗史中筑牢家国认同。以史启智,实证史学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并迁移至各学科学习。
站在领奖台上,汪泊言同学的话道出一六八学子的共同心声:“当我记录姥姥的戏腔时,记录的其实是中华文化的心跳。”这或许正是教育的真谛——让年轻的生命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坐标。而合肥一六八中学,正以“五育融合”为弦,奏响着一曲新时代的育人长歌。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