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务动态

赴荆楚大地,感语文情怀

发布时间:2014.07.28 浏览量:1106次

 

赴荆楚大地,感语文情怀

                  ——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归来

蜿蜒斑驳的古城墙、连绵缓流的护城河、一代名相张居正的故居、这座城无处不镌刻着荆楚大地古老璀璨的文明。718日我有幸与王娟老师共赴荆州古城,共同享受了一场语文的饕餮盛宴——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议安排的丰富而充实。19日上午8时在金碧辉煌的荆州会议中心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拉开帷幕。随后北京大学文学院漆永祥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两位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两场讲座也可谓精彩纷呈。当然最令人心潮澎湃也觉受益匪浅的还要算接下来为期两天的16节研讨课。

授课教师虽然来自全国各地,有的也十分年轻,但都“以一己之诚志,怀语文之大业”通过精心的备课、反复的打磨、细细的琢磨,层层的筛选,为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上千位一线语文教师展现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独到的见地、深刻的理解,但最让人铭刻于心的是每一个语文人对于语文教学、对于汉语言、对于中国文学、对于汉文化的赤子之心和深深的热爱。

“我是鲁迅的大Fans

16节课可谓精彩纷呈、各有千秋。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李琳老师,作为“鲁迅的大Fans”,以其极其精炼、朴实、铿锵的语言将本来晦涩难懂的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通过鲁迅手稿与现文进行对比,让学生去挖掘鲁迅深藏于文字背后的心绪与情感。似乎学生们与鲁迅之间的时空间隔被缩小,江陵中学的学生各个都成为鲁迅的知音。这已经不是一堂简简单单的语文课,这是中国两代人带着对大师的热爱与敬重,与鲁迅相遇,展开的一场心灵的探寻。作为语文教师我教龄尚浅,但深知要备好一堂语文课的艰辛与不易。而李琳老师的这堂课是她多年来对于文学的热爱、大量阅读以及对于鲁迅的其人其文的深刻理解的结晶和成果。课堂上她旁征博引、汪洋恣肆,突然让我觉得仿佛回到大学的课堂,让我觉得自己仍是个学生。

“《荷塘月色》也可以这么读”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的李奇老师匠心独具,将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荷塘月色》进行了再创造、再解读,跳出了教案的束缚,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窠臼,以其专有的亲和力和风趣幽默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他的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朱自清与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类比,小女孩的三根火柴正是朱自清三次理想世界的幻灭与崩溃,看似美丽的月下荷塘却是朱自清先生心中深沉的忧愁的体现。他一再强调这堂课为“再读”就是希望同学们以之前所学作为起点,通过今天的“再读”能够对文本及朱自清的认识有所发展变化。的确阅读从来不是既定的解读,而是一次次的再创造,从而让文本的生命得以延续。

“你们的课堂你们做主”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卢涛老师严密的逻辑性令人折服。她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前搜集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于多媒体上展示,就此形成整堂课的架构体系,再让学生自己去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就完成了对于史铁生《合欢树》的理解与领悟。原来语文课从来都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们也不总要去品尝老师们的“咀嚼品”,因为阅读属于每一个人。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21日上午16节课一一授毕。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王鹏伟教授的总结点评字字珠玑,严厉之余却又不失风趣。他从细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16节课进行了中肯和独到的点评。他一再强调语文不能忽略语言的重要性,“品词析句”是必不可少的,课上要“教点方法”,一定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堂课40分钟让学生有所得。以李琳老师为代表的8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刘建玲等10位老师荣获二等奖。

16堂课难以一一记录,是一种遗憾,但是这短短两天时间却刷新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知。语文博大精深却又平凡无奇。正如伊道恩老先生所说,“这么多年了,语文一直面临困境,到底什么是语文呢?”“我说,语文就是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读书的学问。”是啊,如果一名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学会读书,那他就是最成功的、最伟大的。语文绝非划分段落、概括大意、归纳中心、表现情感这些条条框框的简单堆砌,更不是老师将自己的解读强加于学生。我想,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每一个语文人应反复思考的问题。

                                            (教务处 文/高婧怡)

                                               2014年7月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