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浏览量:3580次
高一(10)班 宋长劼家长 宋加高
编者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2022年1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我国进入了“依法带娃”新时代。为更好推动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了面向家长群体的第五届“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的“三迁”不但成就了孟子也使得孟母青史留名。明代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母显而易见是成功的,足称天下父母之楷模。
一直以来,我对于“孟母三迁”的理解并没有超出传统的范畴,认为所谓的“三迁”无非是空间场所的变化,其目的也只是为孟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条件。曾几何时,我对此有着些许怀疑甚至不屑。在我自己成为家长之后,我开始能够接受“三迁”,觉得有时候“三迁”是必要的并且慢慢地意识到“三迁”的背后也许是一颗充满焦虑的父母心。孟母在当时究竟有没有焦虑呢?对此我不敢断言。但是对于21世纪的我而言,焦虑是显而易见的。孩子进入一六八中学之后,因为选择了校内住宿,所以物理空间意义的“迁”也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的焦虑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如同鲁迅所说“如大毒蛇,缠住我的灵魂了。”我觉得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的家长我需要新的“三迁”,也就是精神和心理上的“三迁”。
就个人而言,从对孩子考试成绩排名的患得患失到波澜不惊,此谓之“一迁”也。我也曾在每次考试之后就不停的刷新相关APP,迫切希望了解孩子的分数和排名。孩子成绩理想时内心颇为得意,成绩落后则神伤不已,心情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所谓“春之希望”与“冬之绝望”之中摇摆与切换。“一迁”之后,心境大不相同。当然波澜不惊并不代表在孩子退步时强装平静,而是更为注重与孩子从基础知识、对原理系统理解及熟练程度等方面共同分析原因。此“一迁”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父母埋怨,孩子委屈的不欢场面,使周末成为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从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到接受现实,此谓之“二迁”也。对于美好的事物或优秀人物的羡慕乃人之常情。对于“别人家的孩子”的赞叹很容易“移情”至自家孩子身上,忍不住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进行对比,并在孩子面前感叹“你要是能像谁一样就好了。”只羡慕别人固然不妥,但是接受现实并不是无为而治,我让孩子给自己定个他觉得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们一起围绕着这个目标共同努力。能够实现自定的目标也会使孩子和家长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与其羡慕本人不如赞叹自己。就如同叔本华所言我们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别人的赞叹,但是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做到赞叹自己的人。
从经常光顾各大家长群打探消息到完全相信学校及学校各科教师,此为“三迁”也。各种群里推荐的学习资料、各种传闻也曾让我心烦意乱,唯恐孩子少学了知识或落后于同龄、同班和同校的同学。“三迁”之后,则心态平和。“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就高中而言,一六八中学的校园管理、各科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素养放眼全省、全国亦不逞多让,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这也是家长可以“三迁”的底气。
上述“三迁”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和物理空间的变化,而是指我的焦虑的“一体三面”。合肥一六八中学作为安徽省最好的高中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不但能够学好知识而且也能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各位家长都有理由和底气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三迁”。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实“三迁”还可以使“家校相长”和“家生相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高中三年只是人生长河的一小段,但我相信孩子们不会辜负了这段美好的岁月,他们一定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内心。在此与各位家长共勉!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