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9 浏览量:2465次
高一(20)班 管皓阳家长 陈晟彦
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家长们更好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合肥一六八中学于2020-2021学年度寒假期间开展了面向广大家长的第四届“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家长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有着不同的遗传基因,因而性格迥异。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生命赋予我们一个新的责任——“父母”。我们开始学着如何做父母,如何去做一个“有话好好说”的父母。
每个人都有脾气,做为父母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发脾气的程度与频率。和成年人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心灵更加敏感脆弱,情绪随时处于一点就着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父母在交流问题之前,随时要做好自己情绪管理,而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被孩子的行为给控制。
曾几何时,那个奶萌萌的娃娃变成了“叛逆少年”,我们说的做的都会被他质疑,原本好好的谈话会突然变成一场无解的争论;该坐在书桌前完成的作业时间被各种游戏、听歌、打球挤兑的越来越少;成绩像过山车一样考验着你的心脏承受能力,让你或喜或悲。当所有的情绪堆积成山,某个时候,某些父母情绪会突然崩溃,化身成一个暴躁的狮子,恨不得用一时怒吼驯服眼前这个不听话的孩子。
当今社会,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或是某些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平时为他们营造的生长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出现恐惧的心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长大后的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个全职在家陪读的妈妈,我在时刻反思着自己,如何把我最好的情绪留给我们最爱的人。在我情绪快要失控的那一刻,我要如何办呢?
一、将自己的愤怒以冷静的方式表达出来
孩子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没有义务接收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与其随便动怒,不如冷静交流。例如在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在心理上会更抵触写作业。如果你想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表达出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二、 静心反思自己的情绪
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需要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比起让孩子仰视着与你沟通,不如放低你的姿态,让你们处在一个平等的交流面上。寻找和他共同的话题,了解他感兴趣的东西,像朋友一样和他一起成长。如果有时候我们实在没有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一定要及时对自己反思,并对孩子道歉,并就问题的起因和孩子一起进行分析。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火药味。
三、学会暂时离场
为了不让冲突升级,避免自己的脾气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要学会暂时离场,避免长时间的正面冲突。青春期的孩子们处于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的转变过程,加上高中学习带来的各方面压力,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时期,这时候的他们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单纯以发脾气的形式进行教育,不仅没有效果,还会造成更大的家庭矛盾。为了更好的平复我们的情绪,可以 “暂时离场”,避开锋芒,等情绪稳定下来的时候再进行沟通可能会更加有效。
当一个孩子的情绪很少被家庭所关注,父母没有和孩子做到有效的情绪和情感交流时,这种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感觉到与家庭没有情感链接或者依恋关系不好。当他在学习生活中再遇到较多的压力或者挫折的时候,非常容易感到无助和退缩,觉得自己无处诉说。这也是很多抑郁情绪产生的源头。所有,请我们一起学会“有话好好说”,特别是和我们最爱的孩子要好好说话,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做一个没有“脾气”的家长,做一个“有话好好说”的父母才能装满教育的正能量,才能引导我们的孩子闯过一道道的难关,奔向更好更美的未来!
(政教处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供稿)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