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量:1129次
海德格尔以哲学的思维审视小诗带来的生命的深邃与优雅,将“诗意”与“栖居”相连,意指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而“诗意的栖居”是一个人自我人性显现、自我人性敞开、自我人性领悟、自我实现的生命体验过程。呼吁人从自身寻找内心的诗性潜能。这种诗性是人存在和追求“诗意地栖居”的一种内在的审美尺度,适合于自我实现的人性的健全发展。
而如何“诗意”地栖居?怎样打造一个诗意的小天地,将这个“诗意的栖居地”搬到同学们的寝室文化建设中呢?让栖居在此的同学们能够感悟自我、体验诗意、奋发向上的集体生活呢?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但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关系融洽,环境温馨又诗意的寝室里休息、学习、生活。所以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要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寝室文化,它并不仅仅等同于寝室内务卫生、寝室装饰,它是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寝室成员之间共同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寝室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各种观念、思想、行为方式等,这些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经说过:“任何一所学校的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发表演说,而且学生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走进寝室长廊,在“梅、兰、竹、菊”的水粉画里,看到了“坚韧不拔、傲雪寒霜”的拼搏精神;在板报的水墨画里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不正是老子的“无为为静”的思想吗!在共同绘制的黑板报上,能看见向同学们弘扬的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这些正是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所需要的外在条件。
那么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的内在条件如何创造呢?在一六八中学开学以来几十个日日夜夜里,同学们早已把寝室当成家一样。看到同学们在纸上写下“金榜题名、锦绣前程”,在寝室门口写下“闰土之家”,这份名为“家”的归属感,构成了寝室文化建设的核心。在这里,他们不仅有了温馨诗意的栖居地,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同行者,并愿意为之协力前行。他们每天学习生活的相互督促,午休前的相互答疑解惑,奋斗一天后对未来理想的畅谈和互道晚安。第二天清晨的朝阳下,阳光透过梧桐叶的间隙洒向宁静的校园时,看到少年们踏着地上斑驳的树影谈笑风生,开启新的为理想奔走的一天......恰是同学之间的归属感所自然形成的最好的条件。
寝室文化正是如此。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人文关怀的寝室文化,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成人成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素质培养上有其鲜明的特性。具有感染和倾向性。以寝室成员能受寝室他人的行为和意见引导,从而形成寝室统一的看法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寝室文化也分为消极的消遣文化与创造性文化,低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所以,我们要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良好的氛围上来了,即便是有个别特立独行的同学,感受着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也会逐渐被感染,从而达到整个寝室成员文化层次和素质的提升。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同学们以诚挚之心建设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为让我们拥有一个诗意且充满力量的栖居地而努力着,忙碌中相视一笑,才知校园中的同窗之缘,是因为他们拥有着相同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着。夜深人静时,若你细看同学们的寝室文化建设,会发现,所有的细微之下,无一不展示着破茧成蝶、振翅欲飞的勇气与信念!这就是她们诗一般的寝室文化生活。
供稿:政教处 生活区 高一年级 蒋春霞
审核:徐峰 任杰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