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德育课程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十六班研学旅行-龙川

发布时间:2019.03.28 浏览量:100次

 

“壁明瓦黛马头墙,徽韵皖风书画乡。幽雅宏村今醉客,龙吟梦幻谱华章。”伴随着《画里宏村采风(新韵)》中优美的诗词、眼前充盈着仙气缭绕连绵不绝的山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龙川古村落。

穿过古色古香的大门,导游带领着我们走过小桥流水人家,沿途耳边充斥着叮咚叮咚的泉水声、鼻间充斥着清新的空气、眼前充斥着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胡炳衡故居。

说起徽州就一点要提起胡家,胡家具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两晋时期胡焱牵至绩溪与绩溪女子结婚生子,自此,开创了胡氏先河。绩溪虽然只是一个县,但历史上却出过不少名人,如北宋名臣胡舜陟、南宋文学家胡仔、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徽墨名家胡天注和红顶商人胡雪岩、近现代著名学者胡铁花和胡适等等……都出自绩溪的胡氏家族。

 

研学图片05.jpg

抬头望向那精伦绝美砖雕屋檐,一幅幅画卷在门楼上栩栩如生,真可谓是“千金门楼四两屋”。不作什么停留,转身之间,大约一射之地,我们来到了徽商纪念馆。徽商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完美的结合了儒家文化的儒商是徽家特色。不仅仅是徽州最有名的徽墨、歙砚、宣纸,徽商的老本行可是做茶叶生意起家的。

“小桥流水成诗画,明月清风入和弦。”一路走来,历经了十全十美桥、奕世尚书牌坊,参观了绩溪特色的龙须纸。继续向前,远远地就望见一座外形高大,气势不凡的建筑的身影盘踞在龙川河北岸,不用多问,那一定是“江南第一祠”胡氏宗祠了。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仪门,这是扇只有重大场合才能打开的仪门。从侧门进入,绵绵细雨从天井飘入。从天井中间的石板路走过,我们来到了祠堂正厅。

走进祠堂正厅,最为珍贵的就是那口历史悠久的古钟。乍一看,这钟上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可是细细看来就发现了其中的精妙之处。国字上少一点,民字上多一点。这其中蕴含着胡氏先祖的美好祈愿:国家少一点,人民多一点,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正厅两侧各为高达丈余的落地隔扇门,上截是镂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内容则以群荷为主体,辅以飞鸟鱼虫。左右共二十幅荷花图,前厅十三幅梅花鹿图,都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在这里,一六八的学子们不由得衷心感叹一句:“徽州文化博大精深!”

研学图片03.jpg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又踏上了访问徽州古城的路途。在导游的带领下,闯过一条条小巷,我们来到了陶行知纪念馆。纪念馆旧馆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能让徽州文化绵延千年的不只是这人才辈出的文化徽州,更是千千万万徽州人幸勤劳作的风韵徽州。

下午徽州的街道上细雨绵绵,大巴车在这牛毛般细雨的街道上缓缓而行,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屯溪老街。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是中国保存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黄山烧饼、猪肉脯、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徽墨酥……琳琅满目的徽州特色小吃在我们的眼前展现。

经历了一天的奔波,累在身上、乐在脸上、学在心上、文明留在途中!

                         供稿:高一(16)班 李杨、龙泽宇

                         审稿:王殿飞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