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3 浏览量:237次
第一站 爱国文化的新认识
7月23日,清北研学活动一营全体同学,于凌晨两点半启程出发,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在灯光灰暗的车厢里,随疲倦,但依然无法影响同学对这次活动的期待。在天安门广场解散,四点的广场上灯光刺透夜幕,国徽被点亮,散发出一种无言的肃穆。五点升旗仪式开始,广场上人群静了下来,观仪仗队整齐划一的动作,同学心里充满敬畏,也有一种浓浓的自豪。
高唱国歌,在一种国家认可感中加深对爱国的理解,即:我们会奋斗到底,从老一辈中国人手中接过时代的重任,使我们为中国骄傲,也使中国为我们骄傲。
第二站 探寻故宫文化
二十三日上午八时许,在天安门广场欣赏了庄重的升旗仪式,我们很快又来到了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
七月的北京,艳阳高照,炎热的天气,我们在人山人海中紧随着导游,边聆听导游姐姐的讲解,边领会着故宫往事。
故宫左右对称,规划严整,三大殿、后三宫和御花园正好坐落于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向两边展开。穿过午门,走过金水桥,我们即将迎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皇帝的工作室——太和殿,四个翘起的屋檐把太和殿显得雄伟壮观,屋檐上的装饰物表现了封建礼制的严格阶级,七十二个柱雕显示了封建王权的建筑风格。殿内,一把曾经皇帝的宝座放在堂中,堂上更有藏着机密的“正大光明”的牌匾;皇帝的休息区——中和殿,大殿呈正方形,宝座前的左右两侧,两只金制神兽伏在殿下;皇帝的准备室——保和殿,殿前的望柱下伸出千余个龙头,殿后还有一块刻着九条口戏宝珠的游龙的云龙石雕。
走过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走在一层层精致的台阶上,欣赏一件件蕴含历史的文物·····我们由衷地为我们炎黄子孙的身份感到骄傲与自豪,为能欣赏到这样珍贵的文物而感到幸运。
第三站 领悟国博历史渊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这,就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航。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昔日隋唐时盛世磅礴的气概已付笑谈中,面对三座仿佛无比沉重的大山,全民族三万万同胞应何去何从?国博的《复兴之路》专题展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落后却又迷茫的民族如何正逐步走向复兴。公车之变、辛亥之革、五四风雷,中华民族在探索中渐渐学会站起来,并站的直。
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博物馆的一把把日寇的武士刀,一件件沾血的条约,甚至一场场关键的战役影像,都在无声中默默告诫着后人:无能不是弱小,傲慢才是。历史,正是未来的建议。
撰稿人:李燊,钱师华,彭建新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