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8 浏览量:183次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践行我校“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认真总结德育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教训,提炼教育智慧,积极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首届“我的教育故事”征集及评选活动。
将学校的“导师制”工作班级化
高三年级 朱雷
一、 背景描述:
我是2014级某班的班主任,班级的基本情况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并且后进生们有问题不愿意问老师又不好意思问同学,时而久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自然越来越差。恰逢学校大力推行“导师制”工作,我便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在班级也搞起了“导师制”。
二、应对措施:
1、具体做法
由班级的前十二名同学从班级的倒数后十二名同学中挑选一名作为自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要求受导学生每天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必须问自己的导师一个问题,如果受导学生不问,导师们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必须主动问问自己的学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每日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或是分享一道自己认为很好的习题。此项工作由班级的学习委员专项分管,进行督导、跟踪,并在刚开始的时候每两天汇报一次,时间久了,工作成熟了,每周一次汇报。
2、日常追踪
(1)初期——引导和督促并进: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局工作非常的难做,我每天会找一两个导师和其受导学生进行谈话,询问一天的“导师工作”。碰到问题,及时矫正解决。比如,工作伊始,我发现参与同学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两头鼓动”:对导师们说,他的学生崇拜仰慕他已久,表示能和他结对成为师徒,是一件极其开心的事情。对受导学生们说,他的导师对他充满了信心,为了帮助他进步已经在做计划了,希望受导学生们要表现积极些,感恩导师的信任与无私奉献,主动问问题。除此以外,我还充当“扩音器”:小A和他的导师小刘之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小A利用课间第一次去找自己的师父小刘问问题,恰巧他的师父课间要上厕所,没有时间,可能小刘当时由于时间赶,说话据小A说有点不耐烦,深深的伤了小A的心。于是小A不愿意再去找小刘问问题。我得知此事后,利用回家同道的机会,和小刘进行了交流。首先向小刘表态,不是批评,只是在帮助他处理同学关系,希望他能有一个和谐的同学关系,收获更多的尊重和友情。其次,当小刘问起怎么处理的时候,我适时的告知他,可以诚恳的向他的学生解释下,有必要的话可以道个歉,毕竟,我告诉他作为导师,他有可能挫伤了一个想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交流过,几天后,我又一次找了小A,问他有没有主动再向自己的师父请教过问题,结果小A很兴奋的告诉我说他的导师太让他感动了,特地的因为“第一次的问题事件”向他道了歉,现在每天主动找他,给他整理了很多经典习题,让他每天每科一道,每天课外活动送去给导师检查并讲解。这个事情进行到这里,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我又找了合适的机会,将小A的感动传递给了他的导师小刘。并就此对小刘的工作进行了肯定,还很动情的告诉小刘,做导师做的不仅仅是称职,已经很优秀了。因为一个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老师。没有人不喜欢赏识。可想而知,小刘面对班主任的赞赏会怎样开展他以后的导师制工作。
初期,除了以上工作,我还积极主动地寻求班级核心人物的帮助,告诉他们,现在班级因为后进生的问题处在一个非常困难而且危险的时期,需要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出来后,我告诉他们,我需要他们帮助我给班级的导师制工作营造一个氛围,一个积极的氛围。从而达到,一下课就可以看到班级的导师制工作正在进行中。身为导师的,除了认真开展工作,率先垂范以外,还要时常和其他导师“走动并交流”,常常鼓励并适当地激励自己的学生,告诉自己的学生自己第一次见这个问题时化的时间比他多的多,理解的也没有他透彻,老师向学生示弱,从而更深层次的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学习热情。
(2)中期——赏识和激励必不可少
赏识可以使一个人越来越优秀,也可以给一个集体带来温暖,带来一些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集体的战斗力,集体的荣誉感,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它也能很好的培养一个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让学生当老师,也使得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们的不容易,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的班级的学生就是在充满赏识的导师制工作中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友爱的:
为了有效激励导师们的工作,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我在期末考试结束时,对班级的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总结,评选了“班级年度最佳导师”:先请受导学生给自己的导师拉拉票即谈谈自己的导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再请导师们总结下自己的工作。可以想象,当我说受导学生要给自己的导师拉拉票,虽然我一再强调受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导师所开展的工作要真实有效,不得造假,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学生是何其的聪明呀。所以当那些导师们听了自己学生给自己进行的工作总结后,听到自己的学生是那么的肯定自己的工作时,何愁他以后不努力工作呢。
(3)后期——分享和总结使工作初见成效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带领全体同学对班级的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总结。广开言路,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先问工作开展下去的必要性,再问有没有什么要调整的、能不能坚持做下去,做下去会不对班级的导师的学习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总之,导师制工作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普遍认为导师制工作已经是我们班级的亮点和名片,我们必须要坚持做下去,努力做到最好。因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说,有了导师,我的问题解决了,使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使我觉得前行路上有人为我点灯,我很幸福。那些有余力帮助别人同学则认为,导师制工作不仅没有耽误他们的学习,反而有力的督促了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得莫能两可的问题必须及时的解决掉,只有自己清楚了,才能给自己的学生讲明白。正所谓“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除此以外,班级同学一致认为,导师制工作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班级名片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导师们明白了:“一个老师,对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还有情感”,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长大学成后,除了要能养家糊口,还要感恩师长,更要回报社会。这在无形之中,就已经升华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老班主任口苦婆心的说教管用的多。
三、 启示和思考:
班主任在执行和参与学校的大政方针时,只要多动脑子,就可以将其为己所用。学校的很多政策都是专业的、很多有经验的前辈们的心血。只要用心,稍作改变,就可发挥出意向不到的教育效果。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