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德育课程

备考训练 练什么

发布时间:2009.06.15 浏览量:606次

只有高效率的备考训练,才会有高考考场上的最佳水平发挥。考生备考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强不强,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和高考成绩。那么,平时的备考训练应当达到怎样的目标呢?

    练出高境界

    有的数学教学专家说,数学备考有四个层次和境界,即听懂、会做、做对、做好。由听懂到会做,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由会做到做对,是方法问题;由做对到做好,是技能问题。

    不仅数学学科如此,其他各学科学习都存在这样几个过程:一是学好课本,扎实基础,掌握概念,实现“会做”;二是训练求变,归类总结,掌握方法,求得满分,实现“做对”;三是强化练习,巩固知识,实现速度和正确率的双提高,也就是“做好”。

    基于此,考生要明确自己处于何种层次,从而确定训练的目的和重点。同时,教师应指导考学生学会自我总结,最终实现高考成绩的提升。

    练出严规范

    高考阅卷标准日益细化,对数学题目的步骤过程要求较高,对文科题目要求要点化、条目化。与此同时,一些学科如数学、语文、综合等科目将实行网上阅卷,对答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说,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首先要梳理自己的各种做题习惯,明确哪些是良好的,哪些是必须改掉的,然后在每次训练中或发扬或改正。

    力戒随意,切忌丢三落四、麻痹大意,优化卷面答题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练出好心态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科实力固然是硬件,考试“心态”虽“软”却也是“硬”实力。科学的备考心态应当是稳定平和、难易不惊:“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具备这种良好的心态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在平时的备考中加以训练。

    如果平时不注重保持良好的心态,题做得顺,便发挥就好,做得不顺,缺乏信心发挥就差,这种起起伏伏、患得患失的心理便是不良的考试心态,也是高考成功的“大敌”。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把“心态”作为重要科目来训练,克服考前焦虑,每次训练都要积极投入,让自己能拿得起、放得下,充满信心地迎接高考。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