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4 浏览量:1714次
——“寻找身边的感动”征文选登(37)
合肥一六八陶冲湖学校 2018级八(4)班张天宇家长 许晓明
编者按:感动,源于对教育理想共同而不懈的追求;感动,也源于师生对个人价值实现持之以恒的拼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爱生活、能自治、懂合作、会学习、善思辨、求真理的时代英才”为己任的——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在吴菊文校长前瞻思想的引领下,每位师生都拥有属于自己平凡而动人的故事,也正是这些有灵魂、有梦想的故事,感动并温暖着每位“一六八人”,才构成了一六八的“和谐与奋进、改革与创新、跨越与发展、绚丽而多彩”的独特风景线。从今日起,特开辟专栏“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身边的感动”,陆续连载令人感动的故事,以飨广大读者,敬请关注!
记得这是上学期期末开家长会时,蒋老师对我家天宇的评价。当时期末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我跟蒋老师汇报了天宇几门主科的成绩,然后追问孩子这学期的表现情况。蒋老师总结说:“天宇这次语文考一百二十分,很不错了,出乎意料的,慢慢来,如果天宇是我家的孩子,也是要慢慢来的!”听了蒋老师的话,当时只是默默地感到无奈,后来细细想想蒋老师的这句“慢慢来”似曾相识,龙应台先生写过一本《孩子你慢慢来》,这一句——孩子你慢慢来,饱含了对孩子无限的爱与期许。蒋老师这句“慢慢来”,何尝不是语重心长呢!
八年级以来,发现孩子周末回家,有时会分享给我们一些小零食,这些零食不是我们给他买的,问他从哪来的?孩子告诉我们这是蒋老师奖励的,言语间能感受到孩子有种被肯定的满足感,而这恰恰是我们平时所吝啬的。幸好有蒋老师的点拨,让我门明白对孩子应该适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不能总是给孩子提要求,而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的情感。
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发现孩子在学习上缺失的东西是家长的疏忽造成的,而形成的旧习,又岂是说改就能改过的呢?曾经因为嫌麻烦,错过了培养孩子习惯最佳的一段时机,而今要求孩子去改变,哪有那么快,只能慢慢来!幸好有蒋老师在,平时蒋老师就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每周五最后一节课,总能看见蒋老师在课堂上带领班干给孩子们布置作业的身影,虽然已是放学时间,但走近八四班教室,每位家长就会安静下来,因为孩子们都在有条不紊地整理作业。每个周日返校时间蒋老师明确要求,下午四点半必须进教室,然后检查作业,复习测试。每个周日晚上都安排一节班会课,针对学生一周的表现,及时反馈并给予鼓励。蒋老师平时带着一副眼镜,眼镜里面有一双洞察一切的大眼睛,好像能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穿,家长面对他时,都要深思慎言。面对家长蒋老师也总能做到慢条斯理,一股温文尔雅的气息让家长也变得稳重起来。
记得七年级时,孩子分在203寝室,通过几次考试发现他们寝室里的孩子总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班级前列,同学们美其名曰“学霸寝室”,可以说孩子非常幸运。可是孩子并不开心,虽然他在班级成绩中等,可是他总觉得自己差,学习缺乏信心。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一学年下来,却收效甚微。没想到八年级开学,蒋老师将他们的“学霸”寝室打散了,老师调走了一名优等生,调进来一名和孩子基础差不多的学生,一开始并不理解蒋老师的安排,其他寝室几乎不调整,偏偏要打破“学霸寝室”呢?后来想一想才明白蒋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前虽在学霸寝室里,可天宇却是那里面最不“霸”的一位,长期以来他有一种我不良的心理暗示,所以总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调整寝室之后,渐渐地发现孩子在思想上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没有那种总是自己差的感觉了。在班级举行的一些活动中,经常会取得一些小进步,获得一个小奖励,从这些细节的变化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真的得感谢蒋老师的教导有方,我们没有做到的地方,您却做到了。
对于孩子相对薄弱的数学学科,七年级时蒋老师曾建议,每周末回家可以自己出一份试卷给天宇写,题目以基础的为主附加一道略有难度的,帮助他复习提高,并且让天宇写完交给他,他会找契机表扬天宇。对于蒋老师这么精准的安排,我满心感激,满口应承。可惜后来因为孩子试卷的得分不高,我们的计划落空,蒋老师费尽心思,我却没能想办法坚持下去,心里一直有深深的愧疚,觉得对不起蒋老师的用心。直到八年级,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才算稍稍心安,蒋老师对孩子们一直是一片热忱,从未放弃,坚信——慢慢来,会有成效!而我好像只有忐忑,这时真的感觉蒋老师是我的主心骨,心中默念——耐心些再耐心些!不能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孩子再调皮,终究会成长,引导孩子前进的力量尤为重要,而蒋老师您就是孩子前行道路上的领航人!我也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感谢蒋老师对孩子们的一片赤诚之心,没有您就没有八四班孩子们的成长!
刊于:德育报 第374期 2020年11月10日 第4版
(供稿:政教处)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