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浏览量:2754次
阳光明媚,微风不燥。3月11日,学校信息学竞赛主教练马永青老师应邀参加了在巢湖举行的第四届安徽省计算机大会青少年信息学教育论坛。
青少年编程在近年国家的“大芯片”战略鼓舞下,发展如火如荼,青少年编程教育也已成为家长的首选之一。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科大教授刘淇,信息学金牌教练张金苗等专家与全省优秀的从事一线信息学竞赛教育的老师们共同探讨当下青少年编程学习现状,并着重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曾经大学时期的知识内容如何才能让青少年能高效的理解学会?(2)学编程除了知识本身,更期望的是如何通过编程学习提高信息学素养,拓展科技认知。(3)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参加哪些信息学竞赛,获得哪些认证及其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中科大团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淇教授首先给我们带来了名为《自适应学习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编程教育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在“数字化背景下教育转型”的大框架下关于机器辅助的智能学习、智能编程的前景及研究方向。
第二场报告来自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的安徽省信息学竞赛金牌教练张金苗老师的《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的“源”与“本”》,张老师从信息学竞赛的本源入手,介绍了关于他关于青少年竞赛的一些思路与做法,对于学生应何时参加信竞及信竞的培养目标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最后,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安徽省特派员朱强老师作了关于《青少年信息学类竞赛赛制与解析》的报告,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信息学竞赛的时间、种类、各项要求及CCF新推出的GESP认证的相关情况。
在三位老师精彩的报告结束后,大会论坛也闭门进行了关于青少年信息学竞赛的相关讨论,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们纷纷发言,介绍自己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在信息学竞赛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大会组织者也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给予了回应,论坛讨论热烈高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本次论坛活动,促进了我们乘着编程教育的东风,抓好信息学竞赛的热情,坚定了我们为国家“大芯片”战略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信息和决心,“为了未来”,合肥一六八中学在行动。
(撰稿:科技信息中心 马永青 审稿:葛暄)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