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7级

品传统文化 做国学少年

发布时间:2018.04.02 浏览量:1859次

三天的山东之旅即将结束,在曲阜这座文化之城中,我们感受到儒家文化的仁义之道,感受到孔子的仁爱情怀。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孔子文化园成为了我们的最后一站。

围棋、国画、拓片、射箭……儒家六艺令人心生赞叹,充满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佩。在物质贫乏的封建社会,人们不会过度的追名逐利,而是真正的修身养性。往事越千年,如今的高压生活让现代人逐渐淡然了修身和养性。而眼前这座座富有文化气息的建筑物不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机会吗?

穿过曲折的连廊,一座小亭坐落在运河水畔,一张张围棋盘摆放在方桌之上。这是一堂围棋课,一群从未接触过围棋的少年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看着围棋大师潇洒自如地落子。河风轻拂,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兴趣,在经过简单的入门教育之后,亲身品味的机会终于来了。

一张张棋盘,一对对少年,他们身上重叠着千年的时光!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作颂一篇:

道法自然,色分黑白,有包罗宇宙之举,神鬼莫测之机。

精微处,妙到毫巅;磅礴处,穿云裂石;险峻处,深沟壁垒一线天;

壮观时,大河浪涌奔腾急。四时之行寓于中,日月星辰藏于内。

闺中女儿无其静,平原脱兔无其疾。

可娱己,可交友,可争锋,可顿悟。

在体验了头脑风暴之后,国画之美又展现在我们眼前。墨香飘飘,一间书画小阁带来了指尖上的艺术。一位画龄六十年的古稀老人展示着他的技法:墨点之间,红黑交织,行云流水,意境高远。墨水仿佛拥有了灵性,流畅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让牡丹栩栩如生。台下,书画桌后的我们早已入神,嘴巴张的仿佛可吞盘,黑板上的“静”字似有似无,空气犹如静止。

拿起桌前的毛笔,蘸些墨汁,在扇上小试牛刀。国画的技法让新时代的少年们有些不知所措。笔尖上的小技术体现着经验的差距,六十年如一日,国画老师始终坚持初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些同学可能学过画画,可没有办法坚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坚持怎能获得成功?

山东之行结束了,可品味、学习传统文化的旅程远远没有结束。新时代,新气象,在外来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是否忘记了初心?读一读《论语》,你能体会到人生的境界;下一下围棋,你能品味到百味人生;游一游古城,你能感受到千年沧桑。经典文化被重新重视,经典思想也被重新拾起,新时代的我们怎能不把落下的补回来?

一六八学子渴望学习掌握传统思想文化精髓,追索价值关怀领悟人生真谛,品味物理玄机,探寻发展规律。合肥一六八中学特举办这次研学,让我们共同开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迷人魅力,修炼宏阔胸襟,成就辉煌伟业,缔造完美人生!

                                 撰稿:高一(11)班  葛军韬 陈锦宜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