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7级

悠悠儒学香,脉脉文化情

发布时间:2018.03.30 浏览量:1651次

 

氤氲着缭缭墨香,儒家文化随着历史长河的平平仄仄萦回了数千年。自春秋时铁骑阵战响华夏大地,百家争鸣奠基文化盛宴,儒家思想——这中华文明的精神瑰宝——便深深烙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凝聚成中华文明中璀璨夺目的星。

憧憬着,憧憬着,我们高一(16)班和(10)班、(11)班的同学们共同踏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聆听着儒家文化强有力的脉搏,感受着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这浓厚的儒学氛围不仅洗濯了我们舟车劳顿后的心灵,更洗练了我们浮躁的灵魂,郁积下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29号早上,我们来到了孟庙。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赞誉着孟子是儒家学派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第二进院落的砖铺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往北为“泰山气象门”。

孟府,则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孟府大门为三楹单启硬山式建筑。门楣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尽显儒学文化的端正大气。

在参天古柏的荫蔽下,我们聆听着孟母三迁,断织喻学的典故;在孟子生平事迹陈列馆中,我们感受着孟子周游列国,著书立学的种种艰辛。当亲身来到了这片土地,本来印刻在语文教材上的人物、铭记在心中的形象突然鲜活了起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穿梭过历史之门,我们随着导游的解说一起走进了几千年前孟子的世界,触摸着儒家文化的温度与吐息。     

用完午餐,我们便动身赶往孔庙。这座被誉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文化胜地,在层层参天古柏的掩映下,仍闪耀着千年前的生机。导游介绍说,里面能看到的古老的建筑物竟是北宋的。大家不约而同的惊叹起来。踏入孔庙,沿着中轴线移步而走,导游一路介绍,同学们一路认真的听着,有的还抱着本子做记录。石碑下盘坐的乌龟形状的神兽叫霸下,两栋建筑相叠的飞檐叫勾心斗角……漫步孔子庙,不仅是一场旅游,更是一堂生动的国学知识课。相信那些认真听课的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成殿。这里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据说没有一栋建筑比大成殿高,表达后人意在赞扬孔子思想成就的至圣至高。祭拜孔老夫子的香炉前,同学们一个个排队祭拜,表达对这位思想影响后世的圣人的崇敬,也祝愿自己能够成绩优异,一往直前。

进入孔府,庄严的“圣人之门”四个大字立于正门之上。

安静的宅院染上松柏的青翠之息,有些阴暗的天空投影下白云的影子, 由于同学们的加入,这座千年古宅焕发出学院气息。

进入正门便见到重光门。与孟府一样,这道门是专由皇帝走的,文武官从两旁进入。与孟府更为相似的是,孔府的第一座建筑也是孔氏后裔平日里办案的场所。古木的木香扑入鼻腔,红木雕梁,尽显大家风范。导游员站在每一个重要的器物前讲解着,同学们也不断地记录、写着笔记,整个大厅全然没有一丝喧哗。

    接着,便是孔府的客厅。诗书礼乐,归类于君子六艺之中,被写做排匾挂于门上,使内室一股诗书气氛。各类花草很讲究地种植在道路小径之间,清新淡雅,同学们争相拍下这一美景,但有条不紊,完全没有打散队伍的纪律。  

    出孔府,入孔林。

空气肃穆了,古木扭曲盘踞,像是在为埋葬于这里的人祈福。空气凝固,一座座土包从平地上升起,石碑上刻有残缺的文字,更添凝重肃静之感。土包上开着的淡紫野花,点缀凄冷山岗,平添一股淡淡的忧伤与点点温馨美好。寒冷的风掠过树梢,同学们排队进入,估计是被有些冷的温度感染,寂静无声。

    儒家文化传承了千年,无论是古时的学生,还是现在的学生,都应好好参悟,以身践行。而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的认真恭谨不仅体现了儒家文化,也充分展现了一六八学子的良好素质。

 

            供稿人:高一(16)班  张燕婷  杨清逸   程文瑾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