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9 浏览量:1529次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的脸上,似乎给空气微凉的早晨送来了温暖惬意。车缓缓启动,伴着些许的期待,我们开始了荆楚文化之旅。
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很长,但大家在车里说说笑笑,时不时响起的悦耳歌声给枯燥的奔波车程添上了愉悦。到了武汉时,看到奔腾不息的长江,大家露出了笑靥,无不慨叹这壮观的景象。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慢慢走下来,很多张泛黄的旧照片与写实场景使心灵颤抖。辛亥革命首出武昌,百年前的武昌起义如今历历在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早在历史书上了解过这些,但总不如眼前的震撼。一组组的历史发展让我们更加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从此辛亥革命并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代人奋斗反抗的历练。是它,给灰暗的旧中国带来一丝希望;是它,给迷茫的中国人指引一条道路!当胜利的青天白日旗飘扬在武汉的城墙上时,那时的武汉人是否也像现在的我们一样骄傲,答案尽在不言之中…
短暂休息后,我们排队相伴走在路上,在远山林树间徘徊的黄鹤楼映入眼帘,恰似镶嵌在远处的一颗古典的珍珠。进入黄鹤楼,导游让我们自己在黄鹤楼中活动。我首先被黄鹤楼的门匾“江山入画”所震撼,怀着一个信念,迫不及待想登上黄鹤楼的高层感受武汉三镇城市群林立的景象。登楼后,人群虽多,却不妨碍观察美景以及进行无限的遐想。站在黄鹤楼顶层,远望:长江江上一艘巨大的游轮鸣着响亮的汽笛,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犹如跳动的五线谱,演奏着赞美黄鹤楼的乐曲。耸立在江边的龟山与蛇山坚守着长江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岁岁年年。又不禁想起了那年唐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汗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一句句绝妙的诗句,道尽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他希望滚滚的长江能洗尽人世间的愁,可这是不可能的。或许,只有时间的消磨,能够使人忘却悲愁。可时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带走了悲愁,也带走了许多的欢乐…
一天的旅程就这么结束了。很累,但很开心。忆辛亥登黄鹤,晓古今面未来,体会荆楚文化,让我们的心灵更加豁达开朗。夜晚,繁华的高楼间车水马龙,那点点星光闪烁、闪烁、闪烁……好美。
供稿人:高一(1)班 王菁怡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