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8 浏览量:792次
走近南昌,倾听革命的深厚心跳;邂逅景德镇,品味酝酿在瓷器中的中华文化。满怀期待,研学游的第二天已悄悄来临。
清早,伴着微微的细雨,我们驱车来到了八一广场,在高大挺立的南昌起义纪念塔下拍照留念。火红的旗帜似在塔顶飘扬,明黄色的"八一"字更是突出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稍作休息,我们来到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巨型油画和一个火红的雕塑,表现着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与抗击过程中的艰苦环境。同学们认真聆听馆内讲解员的解说,了解着这一段艰苦而又光荣的历史。这里曾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王钧的住宅,八一南昌起义时,起义军在此与王钧的警卫队发生激战,歼灭敌人一个连的兵力。当年的历史虽时隔多年,再提起时仍令人心潮澎湃。起义军不畏强权,勇于与敌人抗争的精神,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在参观途中,一件一件的展览物品令人记忆深刻,几面墙的牺牲人员名单又让人扼腕心痛。"当今的繁荣与和平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一点不假。一件件洗得泛白的军服,一堆堆供战士们充饥的野草,无不反映了当时抗战条件的艰苦,也正是反映出了战士们硬如磐石的决心。同学们沉浸在内容中,心中不知不觉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洗礼。
馆内的一大亮点是不仅仅用以前的平铺直叙,而是应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军政会议复原景观、大型投影、互动式多媒体、电子翻书、电动沙盘的使用更让我们如同置身当时的环境,切实体验当时新四军的抗击过程,增添了趣味和教育意义。
享受午餐后,同学们将邂逅让人期待的景德镇美丽一角——“陶溪川·CHINA坊”。作为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它集文化创意、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综合功能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CHINA坊”。
说起陶瓷,关联着就要想起景德镇来。作为名满天下的中华瓷都,它在陶瓷上的造诣从不会让人失望。以青花瓷为例,“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巧夺天工,精妙绝伦,凝聚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时代新征程,景德镇陶瓷自然不甘落后。三年潜心酝酿,伫立了近一个甲子的原国营宇宙瓷厂“华丽变身”为“陶溪川”,这是一次伟大的创举,将千年陶瓷文化底蕴、百年陶瓷工业遗产创新改造为文化创意街区,实现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
为扶持年轻人创业就业,每到节假日,陶溪川内会举办露天创意集市,免费向大学生以及年轻的创业者们开放,创意文化产业活力四射,年轻人也在不断交流中快速圆了创业梦,“CHINA坊”逐渐有了国际范儿。
“CHINA坊”,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两个小时后,同学们个个笑容满满,满载而归,陶瓷文化已深深镌刻在了同学们的心头。
"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迷蒙小雨中,我们来到了本次研学在瓷都的第二站——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这里藏有新石器时代之新中国成立以来陶瓷珍品三万余件,充分采用了投影、球形屏幕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陶瓷和瓷都景德镇的发展历史极其辉煌的成就。展厅美轮美奂,典雅静谧,宛如一位清秀而庄重的江南少年,带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漂浮穿越,感悟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不仅观赏到了"白碗胜霜雪"的精妙绝伦和巧夺天工,更切身体会到了"勾心斗角悟方圆"——世世代代拥有"工匠精神"的制瓷人们那份智慧和辛勤耕耘的平凡而不平凡。同学们认真观览展品,学习陶瓷文化,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励志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无论是南昌红色文化的"创业艰难百战多",还是景德镇的"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说,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精神财富。领略千百度,我们也将感受到的人文精神和情怀付诸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无愧先贤、不负时代!
供稿:高一27班 赵天爱 潘心宇 冯淑娴 王方定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