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师成长学院

教研|“教”海过往为序章 “研”路俯拾皆芬芳

发布时间:2023.12.18 浏览量:867次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2023年12月16日冬雪初降合肥之际,由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化工学会共同举办的“面向化学与化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合肥工业大学基础化学教学研讨会”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百合B厅圆满落幕。会议由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陆阳主持,参会的专家有合工大教学研究与评估处处长于宝证、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朱成东、安徽省化工学会秘书长李玉发、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副院长方臻,中科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万群及合肥知名高中化学学科专家。合肥一六八中学化学学科主任陈绍虎老师受邀参会并做报告。


合工大.jpg


本次研讨会属于“跨阶”联合教研,高校专家教授、中学化学名师共同参加、一起研讨。部分专家现场做了不同主题的报告并分享了自己在化学教学教研中的一些思考和启发。合工大陆阳所做的基于“五认”引领的?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报告里说到科教融合提升学科认知,理实一体突破认知障碍,能力导向强化专业认可,师生互信促成价值认同,教学效果对标专业认证引起与会专家同行的强烈共鸣。安徽省教科院化学教研员朱成东为与会的高校专家们分享了安徽省基础教育化学教学与教研现状,让与会的高校化学教科研专家们对安徽省基础化学的教学与教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少专家在感叹基础化学教学立足中学教学的同时也兼顾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广度也不乏高度和深度。


朱成东.jpg


合肥一六八中学陈绍虎现场做了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陈绍虎提到用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萌生学习动机和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依托化学情境产生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注意问题质数统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课堂是动态的,是变化的,随时会产生一些由学生提出的、超出教师课前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境,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非预设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源自课堂,源自学生的发现,很真实,也包含了许多学科知识,非常具有探究的价值。若能有效地把握这些非预设性的问题,合理转化并应用,可使课堂更为真实、更具人性,更加灵动,更有生命力。同时有效问题应弘扬化学学科价值,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同与教师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思考和践行化学学科价值,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陈绍虎.jpg


研前有准备、研中与碰撞、研后有思考,高校和高中化学联合教学教研尚在不断探索的路上,凝心聚力,交流促进,和风华正茂的学生一起成长,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学习,以教之道悟己身,也期望通过这类活动能为化学组的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提升专业素养的机会和平台。

“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为民族复兴育才。”是每一位一六八人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我们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自身的诺言和使命!

(供稿:陈斌  核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