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建设

教师培训|夏树苍翠伴蝉鸣 种子研训促思行

发布时间:2024.08.04 浏览量:481次

——2024年合肥市中学体育种子(骨干)教师培训班

2024年7月30日,合肥市中学体育种子(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合肥市隆重开班。合肥一六八中学体育组曹光跃、赵童、马科技三位老师参加,此次培训为期五天,共10场专家讲座,主要目标是提升合肥市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推动合肥市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开班仪式上,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郭齐智主任对本次活动致辞并对与会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所有与会学员珍惜这个提升自我、互相学习的机会,积极投入到培训中去,切实将培训所获转化到一线教学工作之中,为合肥市中小学莘莘学子的体质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1_副本.png


第一场讲座由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曹垚进行了《体育教学评价策略与案例分析》的精彩授课。曹教授分析了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逻辑思路,能辨析学习评价案例的优缺点,通过案例剖析,帮助我们对体育教学设计建立了宏观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进行统筹考虑。在体育学业评价中,能够有抓手,有依据。学生评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练、赛,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后诊断,及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下午,于素梅博士解读《学生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从研制背景,研制目的、研制过程、文本释义,应用背景、推行策略方面进行了解读,给体育人带来了福音,让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切实延续起来。于教授表示,有了这个标准,可以更好地促使体育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水平,为后面教学任务的设计做很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好发展学习,为打造“乐、动、会”的幸福体育课堂奠定很好的基础。


图片2_副本.jpg


7月31日上午,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郑贺教授受带来的《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的讲座,面对中小学一线教师心中统一的困惑“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研究?”郑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回答道:“进行科学研究是教师变革自身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郑教授强调研究是一种能力,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也需要掌握的一项职场专业技术,足以见证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下午,安徽省特级、正高级教师张纪胜以《问题化教学在初中体育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实践》为主题展开知识传授。张纪胜老师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化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问题化的专项运动教学实施三个方面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生动诠释了问题化教学模式如何在初中体育专项运动技能教学中发挥独特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紧扣技能要点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运动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地双重提升。


拼图1.jpg


第三日的培训,迎来了合肥市包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潘逸芬老师,潘老师作为是一位从合肥市基层体育教学中走出的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潘老师进行了《新课标“呼唤”新教学——新时代体育教学课堂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的精彩讲座,解读新课标的同时研究新教学,通过许多典型案例指明了新时代体育教学课堂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下午14:30,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体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吕兵文老师围绕《从实践研究到专业表达-——体育教师写作策略的探索》进行讲座,本次讲座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体育教学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分享了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写什么?除此之外,还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实用的技巧,让我们对如何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化为专业文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拼图2.jpg


8月2日上午,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中国教育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正高级教师裴绍志为全体学员带来《深度学习策略下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精彩讲座。裴老师以回顾课改从三基、三维到核心素养的发展之路为背景,阐述深度学习策略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手段之一,引导学员们不忘来路、奋力前行,高度关注深度学习研究成果并积极付诸教学实践,明确学习内容的价值与乐趣、重视学习状态的投入和体验、掌握学习效果的理解和运用。

下午14:30,合肥市体育教研员郭齐智为老师们带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大单元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郭老师从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数据分析、内涵特点、现存问题、教学实录等七个要素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具体详实的课堂案例,趣味生动地介绍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强调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综合育人;形成课程结构一体,内容系统连贯;注重以学定教,满足学生需求;倡导多元评价,提高评价效果。


图片12_副本.jpg


8月3日上午《聚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与初中育人方式新变化》讲座也正式揭开了帷幕。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核心组成员、原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教授,携带着她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在讲座中,陈教授提出体育教育应通过综合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她倡导的“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革新。她倡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并通过常态化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午2点,一场由《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委员、编辑部主任郝俊主讲的《一线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路径》讲座,在热烈的期待中成功举行。在讲座的四个精彩篇章中,郝俊主任首先深入阐述了中小学体育教科研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力量。紧接着,他详细解读了教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规范,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份清晰的写作指南。在讲座的尾声,郝俊主任分享了教科研论文的选题策略与撰稿技巧,包括如何精准选题、构建论文框架、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等,为教师们的论文创作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技巧。


图片15_副本.jpg


本次培训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意识到,作为体育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科学的锻炼方式,帮助他们增强体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方法和技巧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秉持着一六八中学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用爱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青少年。同时,也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16_副本.jpg


(供稿:曹光跃  核稿:汪聪)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