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3 浏览量:762次
编者按: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年级部在学校党委和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学校政教处的关心下精心谋划安排了为期两天的高一研学旅行大课程活动。高一(18)班、高一(3)班、高一(13)和高一(5)班学子宣城皖江文化研学旅行归来,用文字向我们展开一幅大美皖江画卷。
白宣如雪,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坐落于泾县榔桥镇乌溪的中国宣纸博物馆,是中国宣纸文化园暨宣纸传习基地核心项目之一。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18)班、高一(3)班、高一(13)和高一(5)班同学们来到这个溪水潺潺不息、青檀树茂密生机的山中博物馆,去近距离感受宣纸的魅力。
一捆草檀、一池山泉,历经风霜雨雪、岁月沉积后,方百炼成纸。在古法技艺车间里,同学们参观了“捞纸”、“晒纸”、“剪纸”等108个传承千年的手工造纸技艺,感受到宣纸背后的工匠精神和文化气息。师傅们娴熟的动作和气定神闲的神采,展现出“大国工匠”的自信和坚守。那看似简单的“捞”“挑”“锤”中,传承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其中有一个车间设置了捞纸体验项目,同学们纷纷参与尝试。工人师傅和同学各站在方形水缸的两侧,同时用一根长而扁平的木片将铺好宣纸的竹筛两侧压实。接下来合力把竹筛放到水中,保持在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的状态,往上一抬;之后又将竹筛左倾约60°,三分之一没入水面,再次抬上来,就完成了一次简单的捞纸。“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郭沫若老先生这样说,感受宣纸制作技艺,我们乐于传承工匠精神。
英雄风范,弘扬新四军精神——
接着我们来到了新四军旧址,深刻感受皖南事变的壮烈,感受抗日将领的英雄风范。
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战士们很少有能吃饱肚子的时候,他们在饥寒交迫中依然挺直腰杆与侵略者战斗。历史值得铭记,英雄更应当铭记。纪念碑上刻下英雄的姓名,这些姓名曾是一副副血肉身躯,血肉之躯却有着钢铁意志。他们是决绝的,是骄傲的,此身既付国,便不再回头。同学们瞻仰新四军精神,瞻仰纪念碑,再次学习了伟大的新四军精神。
参观结束,同学们感触颇深,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定将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精神,争做新时代的“新四军”。
(供稿:高一(13)班刘靖萱 审核:轩阳梦 编辑:管华荣)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