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1 浏览量:1666次
4月15日下午,高二(19)班的教室里时时传出热烈的掌声,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师生共读话剧《茶馆》,正在进行。
《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巅峰之作,凭借其思想的深刻性、戏剧结构的独特性、戏剧语言的艺术性等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值此一六八中学第十二届读书节之际,如何深度阅读,向经典致敬?如何通过阅读分享深化阅读成果?饶晔老师引领同学们做了有效、有趣、有意义的研讨交流。
海报小组的同学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推介海报,内容涉及作者介绍、《茶馆》故事梗概、艺术成就等。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这一环节使同学们对《话剧》有了更清晰的整体把握。
接下来的“好剧我来演”中,同学们在导演和演员中任选一个任务,或者化身导演现场说戏,从课本中选取一个小片段,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角色特点、舞台提示并从同学中挑选演员;或者沉浸式阅读,揣摩台词,即兴表演。
演员们的课堂表演把整节研讨课推向了高潮,他们用舞台语言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教室里掌声伴着笑声,同学们笑容里带着思考。表演结束后,师生一起进行了点评。通过表演和点评,同学们对这部戏剧的深刻思想和语言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悦读时光总是短暂的。下课时,老师又布置了课后研习任务:(1)对比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探究《茶馆》的破格之举(2)拓展阅读老舍其他作品,探究其幽默的语言艺术(3)跨媒介阅读《茶馆》电影版和话剧版,探究表现形式的异同。
本节课是一六八中学第十二届读书节序列下的研讨课。教研室主任张文生认为这节课以阅读为核心,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贯通,巧妙升阶,在真实情境下创造多样化的学生表达与分享的机会,帮助学生以多种形式外化自己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肥一六八中学读书节暨“大研讨、大交流”活动有利于推进“三新"课程实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供稿:高二年级语文组 吕东锋
审稿:教科室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