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陶艾艾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量:42次
2025年5月21日下午,本校高一(22)班的生物课堂上呈现了一场数字化教学的盛宴。徐峰老师借助智慧课堂平台,以《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为课题,围绕遗传信息传递机制进行了创新教学,高一全体生物学教研组教师参与了观摩。
徐峰老师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动画视频作为课程的导入,迅速点燃了学生们的探索热情。他随后解释了“翻译”的含义——将一种语言或文字的意思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文字的过程,而遗传信息的翻译则是将mRNA上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遗传信息翻译的概念和实质。在课堂中,徐峰老师利用智慧平台,与学生进行了多种类型的互动——抢答、随机选择、全员讨论等,引导学生理解“密码子”的特点。在阐述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的环节教学中,徐峰老师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并一起投票探索反密码子的读取方法和方向。课堂的氛围既热烈又充满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机制,更在互动与合作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徐峰老师的智慧课堂实践,印证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构与功能观”“信息观”培养提供了创新范例,并融入了科学探索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的思政元素。本次展示课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教学在生物学课堂中的独特魅力,期待更多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
供稿:陶艾艾
审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