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2024届学子刘汶珏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量:70次
始信路179号的隐藏密码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2024届26班毕业生刘汶珏,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何其有幸,在毕业快一年时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犹然记得初入一六八时的好奇与期待,以及在三年时光里沉淀出的平静与淡然。高中三年给予我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有行于未来的勇气和方法。在离开一六八校园后,这些显得愈加珍贵,它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踏实静心,毫末处见事之成败
高中三年的学习当是一曲连续不断的交响乐。高一时的我对这个道理半信半疑,自然“收获”了一条波动的成绩曲线;进入高二,我才愈发体会到“踏实”“静心”这两个词的重要性。班主任朱克洋老师常常强调“学习就是一场马拉松”,接连不断的考试更是提醒着我:踏实而持续地投入,才会有高质的产出。心浮气躁难以注意到细枝末节的地方,但往往最终的结果就取决于一个不起眼的“正负号”。学习阶段中的踏实与静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眼前的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脑力投入这场马拉松的比赛。同时,唯有静心,在面临考试以外的各类问题时,我们才能冷静地分析出破局的方法,完成突如其来的任务。大学时部门临时召开的会议常常令我措手不及,却也是这四字箴言让我冷静下来,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努力地磨练出自己的心性,是高中带给我的第一财富。
乐观自信,不为一时得失所困
高中每次的课前分享,让我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聆听者到演讲者,我切实感受到自己一点点自信起来。这样的自信是学习和生活的助力器,它可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可以让人事半功倍。伴随年级的升高,考试越来越多,乐观向上的心态变显得尤为重要。沉湎于某一次的失败毫无益处,不如遮住分数,明晰每一个错误的知识点。同时,不局限于一道题,而是弄清、复盘相关的一连串知识。自信不应该来源于上一次优秀的成绩分数,而应该是熟练掌握知识的给予的底气。怀揣自信和乐观,才能在考场上潜心作答,一挥笔墨而见真水平。
按部就班,享受学习和生活
面对解不出的难题,背不完的书,我和身边的同学不止一次抱怨: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何在?现在我终于可以给出除了应付考试的另一个回答:这段学习的经历本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美好过程。进入大学,再也没有和身边人为一道题目埋头讨论的经历,却在北方秋季树叶掉落的那一刻触景生情地想到自然带的划分……我庆幸自己选择了一六八,走进26班这个温暖向上的班级,遇见有趣刻苦的同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研学游、运动会,集体活动时我能感受到强大的班级凝聚力;每次晨读晚读,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着我向前。“人帮人成王”,朱克洋老师的每句叮嘱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间,让我受益匪浅;语文刘湘玲老师为我加油打气的话语犹在耳畔,与她温柔细致的讲解一同留在我的记忆里;英语吴红燕老师干货满满的英语课堂,总是少不了欢乐,但也有着再多记一笔、就一笔的仓促;历史在朱昌平老师的讲解下变得有趣而生动;遇见陈凤老师,配合精细的PPT,政治繁杂的知识点愈发体系化;梅老师的地理课是和各个圈层的邂逅,学到头疼时她的宽慰是一剂良药……遇到这么多温暖的人,我才得以成为更好的自己。高中按部就班的学习看上去枯燥而乏味,但当我回忆起过往的每一天时,总是那些开怀大笑的时刻冲淡了抱怨,让人在回想时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樱花树下有我的惊叹,体育馆的天花板上还有再取不下来的羽毛球,而我的身份也从“走读生”变为了“陌生人”。在最好的校园,最好的时光里,愿大家可以收获知识的硕果,更重要的是给今后的自己一处眷恋的空间,一份值得反复咂摸的人生密码。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平安顺遂,母校越办越好!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