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不止“陪跑”,更要“同频”

供稿:胡文静、孙蕾蕾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量:49次

——高一年级家长读书分享会,解锁亲子相处新智慧

成长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孩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探索未知,家长在陪跑”的旅程中也要不断学习、蓄力成长

为破解青春期亲子沟通难题,助力家长成为学习型、智慧型陪伴者,119日下午,合肥一六八中学举行“成长,我们都在路上——高一年级家委会读书分享会”32个班的家委成员齐聚一堂,围绕《少年厌学》一书展开深度研讨,在书香浸润中探寻亲子相处之道,在经验分享中凝聚教育共识。

1d8b75bee6109a20faf756d12d904096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蜕变让他们对尊重、理解的需求愈发强烈,家长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在阅读和分享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智慧化解成长焦虑,以自身成长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养成高一年级主任王孝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为家长们送上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亲子相处技巧并给出3条具体方法指引:

夸赞孩子时,要避开空泛的“你真棒”,多聚焦努力过程与细节进步

倾听孩子时要做“共情型听众”,放下手机与杂念,专注、耐心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接纳;

处理矛盾时,更要保持情绪稳定,先按下“暂停键”平复自身焦虑,再以平和心态与孩子平等沟通,用理性化解冲突、用包容传递关爱。

dfef2801141684386d3a693dd39373ae

d54a82e5420d3a386df88f3176f94e6f

003124d3a57dbd49a4a88690ebdc89ab

分享会上,多位家长结合育儿经历,畅谈阅读感悟。大家聚焦书中“青春期孩子心理需求”“厌学背后的亲子关系症结”等核心内容,坦诚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

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时,要先“稳住自己”,做孩子的“情绪容器”,还要看见“完整的他”,拒绝“唯分数论”,教育是“慢的艺术”,更是“爱的修行”。

——24班许同学妈妈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家长要有三个转变——把嘴闭上,把耳朵打开;放开手,为孩子提供有力地支持;不要只盯着分数,要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12班王同学妈妈

我们要爱的是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而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完美孩子。

——30班吴同学妈妈

爸爸妈妈们要把阅读的感悟和收获转化为日常的点滴行动,真正跟孩子做朋友,用心与孩子沟通,做到有效陪伴,用包容与支持为孩子减压赋能,助力他们以健康阳光的心态平稳度过高中阶段。

——21班周同学妈妈

dfb671ea1419fef2bc21ec5a08186b7f

分享会的最后,年级德育主任孙蕾蕾,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讲起,结合《少年厌学》中的箴言警句将多年班主任生涯中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用真实的案例分享自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

“回到原点,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用我们最大的能量去托举他们,尤其在他们跌到谷底时。”这是育人路上的温暖坚守。

“把孩子养亲了,再来谈教育。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没有正常的亲子关系,什么教诲、指导、引领,一切都免谈。”这是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密钥。

“指望孩子有内驱力,那就请从主驾位置上撤下来,先坐在副驾驶上,帮孩子看看路况,再换到后排,偶尔提醒,待到他们成年,得体地下车,目送孩子稳稳地行驶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这是亲子相处的智慧箴言。

家长们静心沉思、深受启迪。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陪伴的真谛是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为家长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做学习型、智慧型家长,既是破解青春期亲子难题的钥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唯有家长持续提升自我,以成长回应成长,才能在亲子相处中凝聚共识、化解隔阂,陪伴孩子在青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以书为友、以学为伴,在育儿之路上不断精进,与孩子共赴一场温暖而有力的成长之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