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毕业心语连载(七)——何基培、张欣奥

发布时间:2024.07.14 浏览量:244次

毕业典礼.jpg

高三26班 何基培

转眼间,三年匆匆走过,来不及停留,来不及驻足,只留下无尽的回忆去慢慢品味。

犹记高一开学之时,懵懵懂懂,怀揣着无比的好奇走进了这个偌大的校园。那时的我,并没有对自己形成清晰的认知定位,没有考虑过985,更没有想过C9之类的学校,认为自己顶多只能考个211,没有对自己抱以过高的要求,也不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拼搏,只是懒懒散散地学着,将高一上的时光度过。到了高一下学期,突然间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到了我身上——选科分班。我最终将我的选科确定为了历史、政治和地理,并通过努力的复习备考,最终在分班考试中成功考出了本诺班第二的好成绩,进入了人文强基班。

进入高二,除了第一次考试我没有适应文科学习考了年级第17名外,接下来的每一次考试我都是年级前十,年级前五,甚至最后一次拿到了年级第一。那时候,我在校学生会还当着副主席,拿到了合肥市教育系统的优秀共青团员,可以说是“事业”与成绩双丰收了。也就是在那一年,清北这个名词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生活,并成了我持续追逐的一个目标。

但进入高三,我的一切都开始急转直下,高二的成就让我骄傲自大,暑假的放纵,在往后的一次次联考中一点点偿还。我陷入了迷茫,在困惑中徘徊,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的班主任朱克洋老师,在我高三最困顿的时期,没有一天放弃过我,无论我考的多差,走了多少弯路,他都拼尽全力尝试把我领回正轨。那一次次的长谈,把我从混沌不堪中成功拽了出来。“做事一定要稳重。”他的话始终回响在我高三学习的日日夜夜,让我在焦躁的时候平静下来,始终保持着一个稳重的心态。我的成绩在高三始终没有回到高二的状态,但在那奋斗的日日夜夜里,我也逐渐领会到了拼搏的意义——我能接受所有最坏的结果,但在过程中只要我拼搏过,我就不会因此怨天尤人,我会继续向前,在低谷中再次向渺远的辉煌行进。

离校那一天,对着这所我生活学习了三年的校园,我大声的吼出:“再见了!一六八!感谢你三年的陪伴!”而后独自一人对着校训石深深鞠上了一躬。我对这所学校的情感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它就像我另一个家,给我庇护,给我动力,给我指引前行的方向。没有它,我这辈子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做题家;没有它,我不可能接触到这么多的优秀的老师与同学;没有它,我的眼界也不可能有如此这般的开阔。

“高中是一张再不驶回的单程票。”从斗梁楼到拿云楼,高中三年就这么走过,劳累的时光里的每一处都充盈着奋斗的意义。此刻回望,惟有风华中的一六八,载得下我的年少与轻狂,懵懂与成长,托举我大胆地飞翔。

 

1班张欣奥.jpg 

高三1班 张欣奥

光阴如梭,三年时光飞逝,又是一年毕业季。驻足回望,在合肥一六八中学的件件往事仍历历在目,恰若点点繁星。

三年前,怀揣着青春的懵懂与奔赴未来的梦想,我踏入了一六八的校园。在这三年的时光里,我可谓是收获满满,既得到了文化水平上的提高,取得了较为优异的高考成绩,也在各方面得到了均衡发展。一次次周测与大型联考锻炼了我的意志力与心态,各种各样的艺术节与元旦联欢晚会等活动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并给我带来了充足的审美体验,运动会、跑操与体育课同样让我在学习之余注重强身健体。在一六八的校园里,我成功的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蜕变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三年的时光中自然少不了老师与同学的陪伴。我们朝夕相处,在奋力拼搏的高中学习生活里互相帮助,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回忆。在紧张的高三生活里,少不了的是各科老师的尽心负责。还记得语文汪玉慧老师在书柜边的作文指导,还记得数学汪克亮老师在讲台上笔下生花悉心教学,还记得英语崔松华老师课后忙碌地帮同学们面批作文的认真,还记得物理孙中扬老师潇洒的板书与幽默风趣的授课,还记得化学陈绍虎老师的“故意讲错查听课状态法”,也记得地理张超树老师幽默的讲解和与同学的小“辩论”。在一六八的每一节课都是闪着光的,而老师们的悉心教诲也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当中。

很高兴可以在一六八的校园里结识到许多好朋友,很幸运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一群与自己一样奋力拼搏着的同学。我们坐在教室当中,一起学习着,鼓励着,也憧憬着,成就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同学之间多的是互帮互助,相互学习。还记得即使在最紧张繁忙的高三也依旧在课间走廊里嬉戏打闹,以及在大考后互相疏导内心,在学习上相互充当小老师答疑解惑。正是有同学的陪伴才使我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住校的生活也十分让我难以忘怀。同宿舍的几位同学就犹如兄弟一般亲近,我们都化身为彼此的家人。都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们寝室成员彼此谈心,帮忙排解学习上的压力,互相鼓励,还有一对一的“小班教学”和激烈的学术讨论。生活老师也是尽职尽责,如同我们的父亲一般帮我们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虽然住校减少了与家人的联系,但与校园里的“家人们”朝夕共处,同样令人暖心,成了我心里最柔软的一环。

感谢一六八,让我在如此美妙的时光里收获满满。三年里,苦与乐同在,编绘成了一段绝美的华章,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而我将会不忘母校的点滴,怀揣着祝福与梦想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供稿:何基培、张欣奥   审稿:朱昌平)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