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4 浏览量:133次
又至一年春节,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团圆。喜庆的气氛洋溢在大街小巷,我们走亲访友,回到家乡,寻找自己的“根”。
首先,我们回到了老房子。曾经人头攒动的乡里,现已空空荡荡,河塘里杂草丛生。老屋上,岁月无情地刻下沧桑痕迹。
空旷、寂寥。曾经这里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现在只余下老屋静止在风里,凝着失落的叹息。虽说安土重迁乃黎民之性,但发展的时代早已飞速向前,将这交通不便的圩埂抛在后方,于是在这里长大的人如千万游鱼过江海般徙入新的天地,唯留一方乡土,固守陈迹。
可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根在这里。我站在这里,脚下是坚实的大地,平静的表面下跳动着的脉搏,渐渐与我同频共振,那是名为家乡的呼唤,那是名为记忆的呼唤。
告别老屋,我们驱车来到孔城老街。假日的游玩人潮熙熙攘攘,都来一睹这传承桐城文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自古以来“文以城名,城以闻名”,而其中精华更是可在孔城老街一窥。
踏上老街,脚下的古朴方石无言地诉说着历史。街道两侧的古建筑里保留着古时的店铺,令人一时不知今夕何夕。桐城派代表人物的介绍、桐乡书院的旧址、小摊上摆着的书画与生肖百家姓……无一不浸润着这座城市的灵魂,那刻在血脉基因里的文风。
这次旅行,是寻根之旅。要知道自己向何处去,更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没有了起跑线和归宿点,再远的飞行都会失去意义。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怀,那是让历史文化记忆代代相传的纽带。
(供稿:高一(7)班 高朵朵 审稿:任杰)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