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优秀学子|清华大学舒建海:修炼成为普通人

发布时间:2024.06.05 浏览量:706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今天,清华学长要和我倾心相探谈“如何放下焦虑”,金玉良言读来如沐春风,希望对同学和家长都有所启发。


舒建海 生活照_副本.jpg

舒建海,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毕业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在大学度过了两年时光,高中似乎成为有些遥远的回忆,但高中所代表的朝气依旧鲜活。现在的我也只比高中生年长两岁,仅仅是略早进入下一个阶段而已,借母校的平台写一些不见得成熟的文字,如果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点思考或启发,也便产生了一些价值。

 

雪中主楼前_副本.jpg

清华大学雪景


这篇文字的标题来自于一段家庭群的聊天记录。几个月前,我在知乎上刷到了一个2019年的事情。一位北大学生家长做教育自媒体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进群学习需交一年9980元的费用,这件事引起广泛讨论。我将这个问题的讨论转发到家庭群内,本是随意吐槽,但母亲的精彩回复令我印象深刻:“以上可以说是这个妈妈在消耗她的孩子。不要消耗自己,不要消耗家人,都是普通人而已。总得来说还是要潜心修炼,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成为健康快乐的普通人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人们往往被各种各样的评价尺度裹挟,在一个又一个目标之间奔波,感觉到疲劳、焦虑。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成为充分自由充分发展的普通人,的确需要修炼。

 

图片2_副本.png


回到这个案例,为何这位北大家长遭到了网友们的批判?原因在于她将自己和孩子“高高挂起”。相比之下,我们应该做到的,恰恰是“轻轻放下”。我们的社会强调容错率,中考、高考、考研、考公、择偶……每一道关卡都对未来的人生轨迹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人们十分强调这些重要关口的意义。在面临关键考验时,人们本质上不是活在现在,而是活在未来。人们以对未来的期望指引当下的行为,因此能够以超人的意志忍受一时的困苦。9980元的入群费使升学的意义被高高挂起,家长与学生得以从精心虚构的未来世界支取精气神,以弥补当下精神世界的空虚。这种饮鸩止渴的仪式可以带来一时的慰藉,但并不能改变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飘得越高,摔得越惨,增加的沉没成本是对家长与孩子的双重折磨。当未来已来,现实与构想不相符,高高挂起的心灵寄托便轰然倒塌,信仰崩塌带来的落差又应当如何应对?

 

1.jpg

2022年,合肥一六八中学举办学生厨艺大赛


所以,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我将其概括为“松弛感”。“松弛感”并不是“上进心”的反面。如果要找个反义词,或许应该是紧迫感/焦虑感/内卷心态。我们给自己施加了种种压力,在目标与考验的循环中度日,完成了目标就欣喜,未完成目标就懊恼,在面对重要关口时,往往暗示自己:“度过这一关就上岸了。”然而,目标与考验是无穷无尽的,度过高考还有考研,此后还有考公/考编/找工作、择偶、升职……这些考验甚至可能还要在孩子身上重演一遍。向上攀爬的过程是无限的,爬上了一个台阶,又会有新的压力到来,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我们总是被未来牵着鼻子走,担忧于期望落空,便无暇发掘当下的意义,这是缺乏幸福感的重要症结所在。不妨将精神从未来抽离出来,带着一颗平常心走好属于当下的旅程。

 

蛋糕1_副本.jpg

2023年,合肥一六八中学同学在研学旅行途中为同学庆祝生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1998修订版新华字典关于冒号使用有这样一条例句。尽管这句话往往被用来调侃世界的参差,但我认为光明的前途并非虚言。基层工作者也好,顶层成功人士也罢,不过是生活的不同模式而已,甚至后者的压力可能要远大于前者。一六八中学是全省顶级的高中,许多学子怀揣着梦想准备走向更大的世界。由于我国国情,为高考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天然需要强调分数、排名等指标,许多人在高强度的竞争中迷失了自我。然而,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焦虑是主观制造的。光明的前途只有一条吗?并不。事实上,人的意义并不因选择哪一条旅途而分出高下,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旅途而在于旅人。为了追求所谓的“不普通”,我们可能会为了贴合某些评价体系去做违背兴趣与能力的事;同时,攀比永无尽头,在上升到一定层次后我们一定在某些地方碰壁,由此凭空产生内耗。应当敢于将自己定位为普通人,不必自命不凡,不必压榨自我,不必发宏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发展,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mmexport1717573951339.jpg

合肥一六八中学雪景


写到这里,看上去似乎有点躺平主义了。没有竞争,没有激励,自满于当下的小小成就,真的能够做出事业吗?真正的躺平主义者可能认为只要自己快活,不做出事业也无妨。这作为个人决策逻辑也无可厚非,但我并不认为修炼成为普通人与做出事业相抵触。

做普通人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意味着不刻意竞争成为通用标准下的非凡者,但普通人也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价值。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成就均来自于普通人的灵光乍现。普通人意味着平常心,它不拒绝比较与竞争,但仅将它们作为评估能力的工具而非评判价值的尺度。真正内心充实的人不会从他者或未来汲取精神力量。我们应当怀有普通人的松弛感,不为攀比内卷之风所裹挟,不为赢得一次次考验而疲于奔波,惟此方可找到热爱,充分发挥禀赋,在自己的事业中活出价值。

 

mmexport1717573938126.jpg

2024年,合肥一六八中学在课间打雪仗的同学们


写下这篇文字其实我十分惶恐,因为我从来没有自居为优秀者,却要以优秀校友身份发文,这不免是一种“高高挂起”。然而,这也是一个自省的契机,令我能够书面化阐述所思所想,因此我十分感谢母校给予的机会。我们的生活在于现在而非未来,希望大家能够“轻轻放下”,莫要被乱花迷眼,而是活出属于自己的、属于当下的精彩。

愿你我皆能修炼成为普通人。与君共勉。

(供稿:舒建海 管华荣 审核:轩阳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