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06 浏览量:2785次
平淡与执着
——我的三年一六八生活
夏阳
我记得一六八中学是2002年建校的,今年的6月它即将送走它的第5届毕业生,前一段时间李校长找到我,希望我为将要创立的校刊写一篇文章。我想了很久,始终没有动笔,看似有很多话要说,但往往到着笔之时却又不知所措。回忆从2003年9月我进入一六八中学以后那三年青春校园的时光,既可以说是平静如水也可谓波澜壮阔,既没有往事不堪回首的的痛苦,也没有意犹未尽的慨叹。如今,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想我应当可以为师弟师妹们简单写一点我那三年高中生活的体味。
平静而又执着的选择——进入一六八中学
2003年6月,我在巢湖市参加完中考,当时的成绩在当地已然可以算是十分优秀的了,进入巢湖市最好的高中本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我觉得我应当找一个让我可以有机会来自己管好自己,而不是由父母来告诉你你该做什么的学校,这是我来一六八中学的一个很大原因。
高一一年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年份,我记得我入校的成绩应当是第二名,然而那一年的几次考试多半不尽如人意。也许那是刚刚开始住校生活的许多不适应所致,但我从不这么认为,我的观念里失败是没有借口的,失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不够努力,不够投入。
当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流失,和我一同从巢湖市过来的很多同学在高一尚未结束的时候就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回到当地的学校。我不否认也许一些人是因为生活或是其他一些问题无法适应这儿,当我敢说,很多人是因为学业上的问题而将责任归咎于一六八中学从而选择离开的。也曾经有人在我高一的时候劝我离开,但我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觉得离开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学业的成功与否在于自身的努力,老师和学校的努力只能是帮助你成功,而永远不能决定你成功,由家长和老师时刻叮嘱监督出来的顶尖学生说实话我还没有遇到过。再就是,当时的一六八中学才刚刚成立两年,我经常用我要为一六八中学创造历史的誓言来激励自己。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几周,我请一六八中学07年和08年录取北大的两个师弟吃饭时,我就说,你们要记住,一六八中学的今天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所以,我想说的是,师弟师妹们,如果你们想提前离开一六八中学,请好好想一想,你是真的无法忍受这儿了,还是你想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
对于一六八中学的生活,我想众口纷纭了,不同的人褒贬不一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我个人觉得还是相当不错了。当你以后进入大学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一六八中学的住宿条件已然比很多大学都要优良。所以,请记住,抱怨太多并不能改变什么,学会适应环境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一六八中学主体工程已然基本完成,你们要知道,我刚入学的时候,那儿还是一个建筑工地与校园混杂的地区,行政楼、大礼堂、中心广场是我入学后的几年里陆续才正式完工投入使用的。不过我喜欢这儿,我喜欢高一时那种单纯没有高考压力的生活,我喜欢静静地在下面端详老师们神采各异的演讲,我喜欢中午闲暇时能躺在床上随便看些自己喜欢的文字,我喜欢吃晚饭前能和朋友们在球场上忘我奔跑的感觉。我是个对环境很随和的人,我也相信,成功的人必然是那些对环境适应性很强的人。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的高二高三生活
我想我真正开始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开始全力奋斗是在我进入一六八中学的第二年,因为我希望我能去一个优秀的大学继续我的学业。经历过这样一段为高考不懈奋斗的时光,我想我还是有些心得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并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大学,也并不一定需要一成不变。目标是告诉你你在未来一年、几个月甚至是几天时间里该做什么,而不是一个遥远地无法具体化的口号。我喜欢有很多小的短期目标,比如说下一周能完成些什么任务,这个月能看多少英语阅读等等,同时,我还有一个高中阶段终极目标,它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变化的,我最初的终极目标也只是同济大学左右的学校,当我觉得我很有希望的时候,我就会自己提高这个目标,中科大、复旦直到清华北大。当时在一六八中学的一个好处就是即使有一天你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你也永远对你的高考没有任何估计与把握,不像合肥一中、安庆一中一类的名校,每年的高考情况大致稳定,你可以对未来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所以,即使我偶尔考试会考到年级的首位或者次席,但我永远会告诉自己,你知道你在全省是个什么状况吗?你不知道。所以我会不断的努力,与其说我的前面没有多少我要追赶的人,不如我有无数未知的对手在我前方,他们都是我的目标,他们永远提醒我,我还不够优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你要有足够的毅力来全力奋斗。我推荐大家从高二开始就要把自己当时毕业班的斗士,从高二开始习惯于这种节奏,一般一天睡眠在六个半小时到七个半小时比较恰当,当然这个没有什么标准和固定的规则,充足的睡眠是学习效率的保证,但我觉得一个人的睡眠习惯是可以改的,调整到7个小时左右完全没有问题,同时当然也最好不要少于6个小时,那样时间久了会难以坚持,有伤身体。其他时间,除了必要的吃饭、洗漱等,及其偶尔休闲或者偶尔傍晚去球场打球的时间,我想剩下的时间应当要全力拿来学习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坚持,也就是我所说的斗志,你要觉得自己是在完成一份伟大的事业,你要拥有一份义薄云天的气概,你要觉得你是在开创自己波澜张阔的明天,你要时刻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我每天来回寝室与教室的路上都会听一些节奏感很强很有气势的音乐,这对我很有帮助,它让我能热血沸腾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准备高考就像一次大的战役,你永远保持奋勇杀敌永不退缩的勇气与斗志,你就一定会赢。记住,没有人逼你学习,你是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前进。
再就是,你需要注意很多很多细节,下面仅罗列几点我能想到的,仅供大家参考。
你要有大致的计划安排,每一天要做什么你心里要有数,不一定要在纸上列一个每天计划表,但你的心中对于下一天,下周,下个月要有大致的安排,运筹帷幄方能不乱方寸,不失主动。
对于语文、英语,高一高二的积累十分关键,可能每天不用花很多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这两门课是很难出成绩效果,但一旦提高也很难退步很容易保持的课程,在高三之前将它们尽可能提高,可以有效地为高三复习节约出大量时间给其他课程。
对于数理化与生物(我是理科生,政史地我就不妄加言论了),多做题很是关键。对于觉得很好的题,一定要标注下来,过几天一定要回头看一看。其实我很不推荐大家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将好题抄下来,我觉得这很浪费时间,抄的时候往往缺乏思考,为了抄而抄,没有意义,就在原书上标注好,直接看就行。
吐血推荐的是,遇到不会的题,一定一定不要轻易问同学与老师,我的做法是,将题放在那儿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做,不会再放,两次或者三次还没做出来才能去请教别人。我觉得这对培养思维很有帮助,这些题就是你提高实力弥补漏洞的地方,多多思考绝对有益无害。
还有一小技巧就是,我每学期除了对于买来做的辅导书外,还专门买一本例题很多或者答案详细的辅导书拿来看题,不用做,不用算,就在闲暇时专心看看别人的解题,这可以拓展你的题库与思路,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再说一下对考中竞赛的看法,总的原则是,如果没有把握获得高考竞赛加分,或者没有极大兴趣,就不要涉猎太深。强烈推荐大家好好准备数学竞赛安徽省初赛,这比高考难不了多少,对你锻炼思维和应对高考数学最后一题极有帮助。物理竞赛,中等程度推荐,很多内容超出高中范畴,建议参加,但不用花太多时间准备。对于化学竞赛,考的内容完全是我大学一年级时学的大学化学的内容,完全与高考脱节,没有必要准备和参加。生物竞赛其实也和高考基本脱节,准备的话需要看大学教材《普通生物学》,但确实有你们的师兄师姐获过省级奖项,所以你们自己取舍参加与否。
最后提一点就是,无论别人说了多少种方法,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自己体会出的有效方法才是最关键的方法。而且要记住,方法只是一种辅助,多花时间学习才是根本中的根本,王道中的王道。
吾爱吾师——赞03级高三(15)班的全体老师们
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我的班主任祝文革老师,感谢他最终确定了我来一六八中学的决心,感谢他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有条不紊地课程讲解,感谢他对我们至关重要的竞赛辅导,感谢他对我们班级活动的支持与参与,感谢他为了这个班级所做的一切努力……也许有人抱怨他的种种不是,但我想一个没有人抱怨的班主任往往都是说明他不够尽职,而不是足够优秀。这是我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了,祝老师应该又开始新一届毕业班老师的工作生活了,真心地祝福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我们先后两位语文老师董卉颖老师与陈忠好老师可谓风格迥异,董慧颖老师往往思维严谨,那一黑板密密麻麻的板书着实值得你去仔细思考,而陈忠好老师往往口才横溢,思维开阔,常常讲课讲着讲着思维便发散开去,最好只好以一句“好,我们回来”收敛一下,着实有些风趣。
英语李春林老师始终是那一副帅帅的样子,和他在一起完全像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没有拘束,我喜欢他的风格。英语不像数理化,不会做的题改天可能就能想得出来,英语题会就是会,不会就要立即去问,没什么好想的。我记得我高中三年,老师中问的最多的就是李老师,他对我英语水平的提高有过很大帮助,真的很感谢他。
物理张书祥老师至今仍是我最最喜爱与尊敬的老师之一,我想当时班里的同学大多与我有相同看法,虽然他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占用我们自习时间来讲课,但大家在抱怨之余还是很欣然地一笑而过。忘不了他条理清楚思路严谨的板书,忘不了他诙谐幽默的语调,忘不了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甚至有时候有些憨厚的性情,更忘不了他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化学沈思永老师是个很man的老师,总觉得他的上课中充斥着一种气定神闲的稳重,让你放心去接受。他是个对学生相当严格的老师,同时也是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时而板起脸孔对我们谆谆教导,时而又有些腼腆像个大男孩。
生物孟冰纹老师好像一部分同学不是很喜欢她,但我觉得她也算尽职尽责。虽然有时候她板起面孔来着实让人有些不敢接近,但其实我认为她是很善良的人。
还有我们可爱的蕾蕾姐姐—政治孙蕾蕾老师,语调就能把人逗乐的地理吴新华老师,谈古论今的历史杨会谦老师,阳光男孩体育赵同志老师,及其管理照顾我们生活的几位生活老师们,感谢他们交给我们知识,带给我们快乐。还有当年会在窗边巡视而过的李善信校长、李文法主任,及其偶尔出现的唐华校长,感谢你们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结束语:
回首三年往事,几多兴奋,几多留恋,三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经奋斗过的种种痕迹,至今仍历历在目。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高中,一个没有着陌生与猜忌的班级,一个为高考为未来而全力奋斗的三年,生活如水般流逝,平淡而又充满激情。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值此母校创建校刊之际,愿所有一六八人学业有成,愿母校蒸蒸日上。
(作者系合肥一六八中学2006年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三年级学生)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