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德育园地
德育课程
班级建设
导师工作
生活工作
心理健康
家校平台
点赞一六八
文明校园创建
  • 领导班子建设
  • 思想道德建设
  • 活动阵地建设
  • 教师队伍建设
  • 校园文化建设
  • 校园环境建设
普法教育
《心语心愿》
学生资助专栏
家校平台
家校平台 德育园地 > 首页> 当前位置:
“家教心主张”家长主题征文系列报道(18)
阅读次数:2048 发布时间:2018-04-13

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家长们更好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合肥一六八中学近期开展了面向广大家长的“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家长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浅析家庭教育的意义

( 高一26  韩坤育家长 张艳华 )

我家孩子今年上高一。我和天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非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给孩子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肩负着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终身发展的重大责任,需要学习借鉴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很多。反思我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实际做法,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借鉴。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许多家长望子女成才的急切只表现在心情上和言谈中,但在家庭中缺乏相应的教育措施,他们从来不去研究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说教育的方式方法了。

《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不是你赚了多厚的票子,也不是你买了多宽的房子,更不是你开上了多帅的车子,而是,学校的家长会能有你的身影,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总能看到你的背影。

关于家庭教育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说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1、通过让孩子多做事刺激孩子的身心,促进孩子的身心良好地生长和发育,使孩子更聪明、更有能力;2、培养孩子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品质。那些只教给孩子知识、技能,今天送孩子上数学班,明天上英语班,后天又上舞蹈班,却不注意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家长的做法,其结果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未必上得去。而具备了勤奋、创新、自信、负责等品质的孩子,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坚守自己的“底线”原则和社会良知。面对价值观的多元与混沌、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泛滥,清醒地认识“社会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的是绝对的”,面对社会、学校现实,坚持“必须教孩子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教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使孩子不论在顺境还是在艰难困苦中都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幸福地生活。

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在处理孩子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一些挫折、坎坷时,始终有一颗平常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随波逐波、趋炎附势,又不做无谓的奋争,因为随波逐波、趋炎附势,放弃做人的”底线“,会失去自我,而无谓奋争导致最终受到重创的还是自己。这种”不为“虽然让人感到些许迂腐与无奈,但可避免无谓的牺牲,争取时间和机遇,去”为“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努力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具备健康的心理是家长教育子女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二、当孩子对你失去了信任

信任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国家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孩子失去了信任,会失去与别人沟通、学习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成长;一个家长失去了孩子对他的信任,会引发许多家庭冲突,家庭教育也变成纸上谈兵。其实很多时候不只是孩子会犯错,当他们拿你的话当“耳旁风”的时候,你是否也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加州大学社会学家林·扎克(Lin Zucker)认为人类社会的信任有三种:首先是基于血缘、基于身份的信任。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信任同一个部落的人。其次,是基于历史、基于了解的信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熟人社会”的信任。最后,是基于制度的信任。当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使得社会成为一个以陌生人交往为主的社会时,只有靠各种制度来维系社会在更大范围之内的信任。

随着孩子身心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教。而此时的一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的家长专制作风很容易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使孩子慢慢失去对家长的信任。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也许不是特别成熟,但一定是有理由的。这个时候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事,切忌不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一定要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很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或认为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往往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依据自己片面的判断批评、指责孩子,这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引导孩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只能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谈家庭教育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我认为这句话蕴含的教育原理,简言之,就是在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前提下,百分之百的了解自己孩子的秉性、情趣,优点、缺点,之后,深信自己的孩子在某种情景下会做出什么、不会做出什么。在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似乎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那种雷打不动的、以深刻了解为基础的、渗透鼓励和期待的信任!并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学的精华之所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1.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真正的尊重意味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他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生活氛围。要让孩子知道,不论怎么样父母都是爱他的,都会支持他、关心他。

3.对事不对人。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做到只谈事情的对错,事情做错了,错在哪里,要用平缓的语气向孩子一一讲明,而不是横加指责。

4.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和探讨问题。当孩子的认识有偏差时,要适时引导。比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你的想法很有道理,可是有没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要让孩子相信和你交流可以得到一些帮助,或者开阔了思路,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和你交流。

5.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有照顾自己,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意图。不要包办太多的事情,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经历成功和失败。

6.要赏识自己的孩子。要对孩子的成功给予及时的鼓励,培养孩子信任自己的能力。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要为他们每一次的成长、每一点的进步感到自豪。

三、生活要有仪式感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小王子》

身为父母,生活的大部分重心就是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每天为孩子准备最为丰富的一日三餐,送他们去学校,去最好的辅导班,为他们添置喜爱的玩具......但有些时候,我们不解,给足了教育,孩子为什么还难以管教,他们为什么不够专心,没有秩序?究竟孩子的成长缺少了什么东西?其实,也许,归根究底,是孩子的成长还缺少了仪式感。

一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正常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仪式感带给孩子幸福的能力,让平淡的生活不断提高幸福层次,也让无味的生活充满节奏和律动。平凡的日子,本来就大同小异,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制造生活的惊喜,才能让日子更有味道,你不能跟随孩子一辈子,想让他们幸福一辈子,那么只能教会他们制造幸福的能力。

家庭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家人间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家庭凝聚力;

2、为孩子注入勇气,带给他们安全感;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一个个里程碑,成为日后独自面对生活的坚实基础。

有仪式感的生活,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它的精致,有仪式感的人生,也才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不同,在众多个走过的岁月里,回头看的时候,希望充满的是回忆和难忘!

、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我们常常发现,同一群人欣赏一副画,有的人赞不绝口,有的人却认为一钱不值。其原因只是人的看法、想法不同而已,这副画并没改变。我们人更是如此,同一个人,有的人会说你好,有人也会说你不好,如因别人一句褒贬之词,就把自己搞的情绪振荡不已,那么,你就会被情绪所驱使,就会陷入“情感的旋涡”。

我们要做情感的主人。要以我们的榜样和对孩子的真切鼓舞,帮助他们在情绪上逐渐学会独立,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不足有信心赶上,对自己的优势要敢于展现。要相信自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人,是个成功的人。

、要帮助孩子学会宣泄

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应该帮助他学会宣泄,或是让他到操场去跑一跑,或是放声唱一唱,或者与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这一切都必须让孩子明确宣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选。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比他们的先辈生活的时代有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安定富足的生活。可是,这个时代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们不仅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挑战,而且面临着自我心理能力的挑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要经的起竞争和挫折的考验。

然而,许多孩子却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情绪低落,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长相、为自己的成绩、为自己的失败、为自己……而苦恼,以至不能接受自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心中有一块迷雾,因为他们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孩子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各种办法:①改变情境,主动脱离引起挫折的情景,通过郊游、登山、体育娱乐等活动放松身心,摆脱挫折感。②发泄法通过倾诉、放声哭等发泄情绪的方法释放内心的压抑③升华情调,把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追求中,以转移对挫折的注意等。实际上,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要把它看成是对自身的磨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在应付压力的一次次磨练中发展起来的。

六、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

确定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就是要确定“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呢?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实现家庭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如果实现了所确定的家庭教育目标,能实现正确的家庭教育目的,所确定的家庭教育目标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教育成“勤奋、正直、求是、创新、自尊、自信、宽容、负责”的人。换句话说,孩子有了这些品质,就能更好地生存能力和发展,就能更多地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青少年是一个人行为、习惯、性格的重要形成期,家庭和学校均肩负着培养教育的使命。正确的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然后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的发展要求,去培养孩子。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的教育全寄托在学校,请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使命,借鉴家教真谛,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坚毅的性格,成就灿烂的人生!

友情连接
版权所有: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
地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备案号:皖ICP备0501355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


技术支持:合肥状元郎教育动漫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