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德育园地
德育课程
班级建设
导师工作
生活工作
心理健康
家校平台
点赞一六八
文明校园创建
  • 领导班子建设
  • 思想道德建设
  • 活动阵地建设
  • 教师队伍建设
  • 校园文化建设
  • 校园环境建设
普法教育
《心语心愿》
学生资助专栏
家校平台
家校平台 德育园地 > 首页> 当前位置:
家教心主张(十四)丨与孩子“一言为定”
阅读次数:1779 发布时间:2021-03-23

高一(25)班 童潇沐家长 罗敏

 

  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家长们更好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合肥一六八中学于2020-2021学年度寒假期间开展了面向广大家长的第四届“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家长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手机、电脑、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简单地让孩子和电子产品、网络游戏隔离是几乎不可能的。在玩手机这件事情上,想必绝大多数家长都有和孩子进行过一场漫长的“捉迷藏”。

前段时间儿子放假回来总是一大早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有时“认真”到一个上午都不出来一次,与往常的他截然不同,让我不得不觉得有些诧异,但每次进房间送水也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一副认真思考问题、认真学习的模样......直到有一天晚上,半夜听到儿子的房间还在隐隐作响,一打开门发现他窝在床的一个角落玩着一部智能手机,他一脸惊恐地看着我,赶紧把手机往枕头底下塞,我问他手机是哪来的,他很不高兴地说是找同学借来的。事实证明,尽管我们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导致他没有手机玩,但他内心强烈想要玩的欲望一定会让他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手机。

后来仔细想想,这种强制没收的方法的确十分不可取,不仅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还会破环和谐的亲子关系。虽然没收了他的手机,但会让孩子对我产生怨恨,会让他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都可以玩手机,而我就不可以,渐渐地开始讨厌父母、远离父母。在手机这场“战争”中,看似我获得了胜利,但殊不知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首先,孩子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怨恨;其次,孩子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自律精神,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反而会想方设法得到手机,有人说过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摸到手机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紧玩一下,经常打着查题目的旗号来摸一下手机;再者,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监督成本,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欺骗,这种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在我们的严令禁止下,孩子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在快速地长大,能力也在迅速提升。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清楚的认知,否则我们将犯的错误不是“掩耳盗铃”就是“自欺欺人”。

于是,我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决定与孩子“约法三章”,你想玩游戏可以,但是必须要约定好时间,一旦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我与孩子达成共识,最终达成双方共赢的局面。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我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避免把我们之间的“约定”变成单方面的“命令”,让孩子更加有参与感,完成约定时会更加积极与有效。我将手机条令打印成白纸黑字贴在书桌前最显眼的位置,并给儿子附上了一段话“妈妈理解你,希望你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自觉抵御诱惑,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和真正的意义,明确人生目标,为未来美好的人生努力奋斗!”实行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比强制收手机更有效,儿子的作业做得更有效率了,也满足了他内心玩手机的欲望,我也不用天天想方设法看着他写作业了,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了,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次“手机事件”后让我真正明白了,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是人并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和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家庭教育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无条件地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基础之上,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一言为定,我们一起抵达成功的彼岸!

 

(政教处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供稿)

 

友情连接
版权所有: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
地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备案号:皖ICP备0501355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102000387号


技术支持:合肥状元郎教育动漫科技有限公司